一、 首次重逢在二零零九——散文
岁月荏苒,光阴如梭,恍惚间花甲之年,四十一年的初中同学绝大部分始终没见面。往事似云烟母校已无处,却让人愁上眉头又落心头,思念那些纯真时代的同学们,那些曾在一起用功学习,努力地爬竹杆、跳高、翻筋斗、又哭笑又打闹的伙伴们,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张舜发老师。四十一年,人生又能有几个四十一年的岁月等待?面对滚滚的浦江水,匆匆逝去的东流水我叹息不已……无论徘徊在老屋的阳台翘首遥望,还是逍遥在三清山松林月色的凝思回眸,都没有在幻梦中的偶遇而欢快,可伶只成为梦中之情······
想起来真悲哀,四川南路35号的母校早已成为旅游专校,红色的墙,黑色的屋顶及操场间的紫葡萄架长长的二楼走廊不约而飞。高中部并到金陵中学,初中部并到格致中学,100多年教会女中断挡,1969年改名上海市第六中学,男女合并,一代女子的佼佼者们无处寻找,老三届成为历史的绝版!
今年金秋之月我与先生依旧奔赴上海,由于全国道学文化国内外研讨会与上海复旦大学书画社交流活动特别忙,竟无暇思念老同学。
谁知,好事上门,张二妹打电话来说:“你福气真好,想见同学就有消息了,骆芊芊牵头联系了一些同学,11月5日上午在‘上海人家’酒店四楼见面”。我听后内心一阵狂热地跳动,在与她们通话的那一刻更叫人缠绵悱恻。回忆中芊芊是位好学生,仅坐在我后面,她优雅的轻音中别有风味地念出是熟非熟的一连串同学名字,深感不容易。
夜深人静,我还在激动万分,毕竟岁月久长,我又怎样面对日夜牵挂的快遗忘的每一位呢?人到老了尤其会返老还童,会思旧怀故,追慕年轻时代的童真率直、纯朴可爱的伙伴们,至今想来留存在心里的往事是暖暖的热烈。
这一天是十月小阳春,天空一片微兰,白云追逐着一群自由翱翔的小白鸽,心情特别宽慰。我乘座的20路公交车驰骋在静安寺方向的大道上,一路花坛锦簇楚楚动人,高大的法国梧桐树挺拔伸展,向人们述说着南京路的百年巨变。下车后是“静安寺”隔壁的“上海人家”。走在林荫道上,我发现前面一位小个子女士,一身黑绿双色的猎装打扮,背影特别像当年最小的同学,于是我壮大胆大喊一声“阿荃”!她猛然回头,立马认出我是谁,我俩是拥抱还是久望?片刻难忘···说着说着,我俩已上了四楼,悄悄地站在“上海人家”广大的自助餐厅一圆席上的同学们面前。班主任张老师竟然第一个喊出我俩的名字,随即我一个个去相认久别的同学,确实有所遗忘,当然难免,但重逢再相识也是愉快的事。
张老师的莅临是很令人兴奋的,他拿出全班人的名单震撼人心。老师的关怀与教育,市六的校风一直延续至今。我拿出自己原有的山水画册作为汇报赠送老师,还有一些国家级出版得奖的文章请老师指教。心里在自问“饮水思源”?如果不是当年老师执意叫我去考美校,我今日不可能走上艺术的道路。虽然隔山隔水几经磨难,但是老师的榜样依就。现在全班只有15个人团聚,但我确信全班人尊师重教是永恒的,老师见到我们也分外喜悦。我想今日重聚的目的是为了叙旧情、展未来,对于老年的我们最重要的是生命与健康,希望别人比我好,学习别人的长处,改变自己的弱点就是我寻找朋友的主线。无论如何还要发扬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精神,让每个人感到重温大家庭的幸福,使今后不再隔离联系,在互爱的的大道上坦诚结伴同行,和谐并肩共进。
相看俩不厌,珍惜大聚会。感谢“领头羊”骆芊芊,她真诚地把我的画册与文章在网上发给大家。我实感惭愧,所谓的点滴成绩不值得宣传,然而宣传的同时也宣传了三清山,我十分乐意!但愿三清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不断深入人心。
此刻,楼外是红日高照、彩旗飘扬,厅内是春意盎然、群情激昂。有几位同学想把第三代小萝卜头交给我学画,也有穿梭在对方的位子上切磋交谈,红光满面,童趣横生。宴正酣时情正浓,四十一年庆重逢,席上吃什么?什么味?不重要,关键的是人性的至情至善至爱至光在此大展示:相依、相慰、相互靠拢这四十一年缺失的呼唤,善待友谊深深挖掘这智慧文明、文化底蕴的潜在能量。温度、温馨、温暖如此跳跃活泼在每个有良知的心膛里,一番又一番的热情叮咛恰似潺潺的溪水涓涓地流淌在大家不平静的心海里,一幕又一幕,一剧又一剧,永不磨灭。
四十一年,一万四千九百多天的期盼与等待,人生有几回瞻望?一瞬间吕琴与 唐健文拉开照相机,大家快乐极了,共同想到的是留一张合影,永恒在人间。不别离无遗憾,让世界为我们的纯洁真爱而感慨,请天意展开一条五彩云路,铺向“十里洋场”的大街,我们携手奔向老有所学,老有所望的金光大道!
让我们的歌声畅响浦江两岸的每一个角落:“望着天边的星,望着天边的月,期待着再相见,彼此的情难却……莫忘了母校的雨,莫忘了母校的雪,踏出那友谊之路,是深情的老同学……。”(一)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的
班主任张舜发老师与“上海人家”聚会的老同学们:
陈毓华 黄新芸 吕 琴 吕佳芳 尤若荃 宋澄川 林丽萍 陈青枫 张 亮 王一枚 唐健文
骆芊芊 张康媛 邵惠玲(缺席) 崔淑贞(缺席)杨七芝
写于2009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