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我所了解的知青上学的情况(续)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22400)

--  作者:望见马克
--  发布时间:2009/7/14 11:20:00
--  我所了解的知青上学的情况(续)
 

我所了解的知青上学的情况(续)

1974年全国大中专学校招生的人数规模在扩大。天津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招生比前两届也增多。

1972年学校招生5个班,学员都是来自天津一机系统内的各企业。按当时的讲法就是“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就是把学徒出师不久的工人,送到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制两年,毕业后回到原来的单位。因此他们是带工资上学的“厂来厂去”的学员。鉴于当时机械行业严重缺少技术人员,因此那年开办的5个班学习机械制造专业。

1973年学校招生了5个班。4个班学习机械制造专业,1个班学习铸造专业。学员有一半来自天津一机系统内的各企业。其余的人来自下乡知青,有插队农村的、有下乡农场的,来自黑龙江兵团的知青所占比例最大。这些学员没有工厂实践的经历,但是他们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相当的社会阅历,基本条件较好。来自工厂的学员,实行带工资上学,“厂来厂去”的办法。那些知青学员就发生活津贴,每人每月18元。毕业后在一机系统内的各企业分配就业。

1974年学校招生6个班,其中5个班学习机械制造专业,1个班学习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机制专业每个班的学员都在50人左右,以前两届每班学员都在30-40人之间。因此当年招生总数比以往两年多。这些学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农场和兵团,其中来自黑龙江兵团的知青占全部学员的85%以上。极少数学员是部队来进修的战士。那年冬天开全校大会,会场上好多身著黑龙江兵团军装黄棉袄,也是当时的一景啊。

以我们班为例分析,就可以窥见我们这届大致情况。我们班学习热处理专业共有27名正式学员,女学员10名。21人来自是黑龙江兵团,3人来自内蒙插队的农村,3人来自天津一机系统的企业。学员中党员4人,团员21人,群众3人。来自黑龙江兵团的21人中有4名党员,16名团员。学员中原来在连队当连长指导员的有之,当排长班长的有之,在团里营里任参谋干事的有之,就是普通战士,每个也有一段动人事迹,这样才获得上学的资格。

插队的知青除了表现突出外,和当地大队长、大队书记的人际关系好坏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班的刘同学讲了一个真实的事情。1973年夏季招生的时候,他们大队有一董姓知青表现很不错,就是和领导关系一般。他很想去上学,但是领导不同意。第二年春节后董姓知青从家里回村,给大队书记带来一座钟表,送到家中。大队书记二话没说,就摆在了房屋正中的桌子上。到74年夏季招生时,那个董姓知青再次报名,经群众推荐到大队领导那里待批准。在大队书记那里非常顺利地通过了。等到董姓知青拿到学校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他走进大队书记家里,连招呼也没打,抱起那个座钟就走。大队书记一愣,他妻子发问,怎么回事。董姓知青说,这座钟表是临时借你们用的。我明天上学去了,所以我还得带走。大队书记恍然大悟,气得一塌糊涂。那时在农村是否能上学,参军,招工等和大队书记、大队长有直接关系。

就是在我们这届学员里,别的班也有通过关系来上学的。我们学校附近驻军团长的儿子在兵团下乡,那年这位知青就是通过我们学校领导获得一个上学的指标。

由于我们来自外地下乡知青的学员不发工资,我们回津上学车费由学校给予报销。来自天津一机系统的在外地(当时叫小三线的河北兴隆县等地)企业上学的人员的交通费,学校不给报销。他们是带工资上学的。至于是否在原单位报销,不得而知。在天津市内企业上班的学员,他们每周往返家里和学校的费用完全自理(我们学校坐落在郊区,在市里电车汽车票价2分钱、5分钱时,郊区汽车票价格3角,那也是钱了。)

我们粮油户口关系由外地转来不能落在天津市内家庭所在的派出所,都落在学校所在地派出所,算做集体户口,享受城镇居民待遇。生活条件变了,比原先在农村强多了。每人每月有生活津贴18元,象我们男生紧一点吃饭,钱还可以省下点。比如馒头二两4分一个,每天吃6个。那时蔬菜也便宜,5分钱吃素菜,1角钱的就能看见肉末了。这样算来,平均一天花销4角。每月回家4次,带回点腥荤菜能节省点费用。实际一个月能节省5-6元。女生还能省钱。省下钱来可以买些生活用品或学习用的课外书籍。那时一般书籍很便宜,3、4角钱一本。我当时买了本精装的《马克思传》不过2元3角。

我们那时学习刻苦,态度认真,晚上不睡,晚睡,夜里起床看书是常有的事情。刚入学学习“普通化学”,背诵化合价,有的学员晚睡早起的下工夫。但是对于我们这些24、5岁知青学员记忆太困难了,只能事倍功半。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还要抽出相当多的时间学习马列毛著,参加党团组织经常性的活动。

中专学制两年,基础课不多,专业课多,两个多学期在工厂实践学习。根本不能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只能是学习些皮毛。我们大多数同学中专毕业以后分别又再学习,再进修,再深造。走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

两年之后我们毕业生全部分到天津一机系统的单位和企业工作。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09/7/14 17:37:00
--  
上学出来的大多数是优秀的。
--  作者:望见马克
--  发布时间:2009/7/19 19:41:00
--  
谢谢轻舟光顾。说实在的,我们的同学大多数都在一些基层单位当领导,一小部分在党政机关做负责人。有上山下乡这个基石垫底,他们都获得长足的进步。有时我将这些成果归功于上山下乡的经历。和其他人员相比,我们知青更成熟,更卓越。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7/19 20:21:00
--  

是的,那时候能上学出来的,基本上都在重要岗位上,尤其是当年的大学毕业生。


--  作者:望见马克
--  发布时间:2009/8/31 15:44:00
--  
是的。我的同学绝大多数都在领导岗位上,他们没忘黑土地,没忘北大荒,这是他们进步的动力之一。
--  作者:虎林远方
--  发布时间:2009/9/2 10:18:00
--  
当年是“推荐”上学,除去文化水平的因素,从素质来说,绝大多数被推荐上学的人,都是好样的,望见马克说的好,“我们知青更成熟,更卓越”这是因为我们少小离家,又经历了太多的风雨,磨难对我们的成长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终生都会受益。
--  作者:望见马克
--  发布时间:2009/9/2 14:25:00
--  
谢谢.
--  作者:虎林远方
--  发布时间:2009/9/4 17:34:00
--  
通过上学而返城,这是当年最光荣,最正当的一条返城路。可惜这条独木桥太窄了,挤不过去几个人的。
--  作者:散淡闲人
--  发布时间:2009/9/5 11:11:00
--  
以下是引用虎林远方在2009-9-4 17:34:00的发言:
通过上学而返城,这是当年最光荣,最正当的一条返城路。可惜这条独木桥太窄了,挤不过去几个人的。

独木桥能挤过去,走在宽阔的大道上就更自如了。


--  作者:望见马克
--  发布时间:2009/9/19 18:35:00
--  

从最终结果看,知青返城上学只是我们诸多生长道路之一。许多战友通过参加高考上大学,通过自学、职工大学学习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为我们夯实了基础,通过努力奋斗,使我们在不同岗位取得成绩。在这个意义上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就是另一种大学。谢谢虎林远方、散淡闲人二位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