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关于知青这个话题(四)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23982)

--  作者:虎林远方
--  发布时间:2009/8/5 23:18:00
--  关于知青这个话题(四)
开卷有益,读书有得。按照本书作者的考察,知青回乡的发端应该始于1953年。那时候,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广大的农村人口基本是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农业生产极为落后,粮食不够吃。城市里也没有多少工厂岗位来接纳陆续毕业的,大量的学生就业,这些学生在城市里没有工作,反而给城市带来吃、住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劝导这些学生回家乡去参加农业生产,就成了解决这部分人就业,缓解城市压力的唯一一条出路,政府号召这部分知青回乡并不是让他们去当纯粹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希望他们回乡以后能把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发挥作用,以后做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且能起到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所以在当时有一些针对这些知青的政策,比如,回乡几年后可以去上中专,再过几年有成绩的人可以去上农业大学,等等。这些政策对于使这部分回乡知青安心农业生产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知青历史上的第一个光辉榜样是徐建春(女,山东掖县人,小学毕业生)当时考取了公安学校,但在党团组织的劝说下,放弃了升学,安心务农,1952年被山东省树立为知青务农的先进典型,1954年人民日报转载了山东大众日报的文章,掀起了在全国学习徐建春的热潮,这是党报在全国正式树立起的第一个知青先进典型。到1995年本书截稿为止徐建春仍然是山东省的省级干部。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09/8/6 6:41: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tp-79.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8/10 8:40: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好贴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北疆飞雪
--  发布时间:2009/8/21 9:18: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比邻
--  发布时间:2009/8/28 16:58:00
--  

我记得有句口号:“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  作者:虎林远方
--  发布时间:2009/8/29 0:13:00
--  
比邻所说当年的这句口号,要是现在的报纸登出来,作为号召待业,下岗人群下乡去的口号,我估计板砖会像雨点一般拍过来了。可当年我们就响应号召,义无反顾的上山下乡去了!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09/8/30 16:19:00
--  

比邻所说当年的这句口号,要是现在的报纸登出来,作为号召待业,下岗人群下乡去的口号,我估计板砖会像雨点一般拍过来了。可当年我们就响应号召,义无反顾的上山下乡去了!

哈哈哈!《虎林远方》说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