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东北福哥
-- 发布时间:2009/8/21 13:44:00
-- 延边上海知青的节日-3
附1:
省委常委州委书记邓凯在“上海知青赴延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欢迎大会上的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曾经在延边工作和生活过的上海知青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欢迎上海知青重返第二故乡。首先,我代表中共延边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和全州218万各族人民,向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国家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奎、上海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卫平,向从祖国各地赶来的1000多位上海知青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出席本次大会的,我们尊敬的老领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原国家民委主任、统战部副部长李德洙及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40年前,各位上海知青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胸怀壮志,辞别亲人,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相对落后的东北边陲,来到地处偏远的吉林延边,并同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全身心投入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你们燃烧激情,挥洒汗水,奉献青春,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动人乐章。你们与延边各族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就像巍然屹立的长白山一样圣洁质朴,就像满山盛开的金达莱一样历久弥香。你们所付出的一切,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延边人民更不会忘记!
40年风霜寒暑,40年沧桑巨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包括上海知青在内的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延边已逐步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繁荣、从封闭走向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对外开放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环境建设为保障”的经济发展战略,努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发展,全州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目前,延边各族干部群众正团结一心、发奋图强,围绕推进富民强州进程、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新延边而努力奋斗!
回首过去,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各位上海知青朋友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展望未来,实现延边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仍然需要你们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仍然需要你们倾注更多心血。我们衷心地希望,各位上海知青朋友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再一次走入延边,全身心感受延边,进一步了解延边,进而带动更多的上海朋友来延边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把我们的感情、把延边和上海、把我们的事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增进友谊、扩大交流、促进合作,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衷心地祝愿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发达!祝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大家!
附2:返沪上海知青代表柏文礼在纪念上海知青到延边四十周年大会上发言
尊敬的延边州各级领导、知青朋友们、同志们: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延边州委、州政府召开的《纪念上海知青到延边40周年大会》,值此之际,我代表返沪的上海知识青年向延边州的各位领导,并通过你们向延边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及崇高的敬意!
延边是我们上海知青的第二故乡,我们每一个到延边下乡的上海知青,无论现在在哪里,无论是在普通的工作岗位、还是身居要职,无论是富裕还是贫困,无论在岗还是退休,延边第二故乡始终在我们的心中。对延边这块热土和对延边各族父老乡亲的眷恋是永恒的,对在延边知青生活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多少年来,重返延边是我们所有上海知青的梦,今天我们的梦变成为现实。当我们再次踏上这块热土时,倍感亲切、倍感欣慰、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四十年前,我们一万八千多名上海知青满怀豪情,带着理想,怀着憧憬来到延边,农村生活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站,贫下中农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如今,知青生活已成为一段历史,已远离我们,但是我们在延边的这一段经历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4.27万平方公里的延边大地上留下了我们上海知青创业的足迹,洒下了我们上海知青劳动的汗水。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更多的是延边的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对上海知青的关爱和培养,在劳动中,贫下中农手把手地教我们,使我们从一个五谷不分的城市学生成长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生活上贫下中农无微不至的关心,一把柴禾、一棵辣白菜都倾注了贫下中农的关爱,我们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但是我们同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政治上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上海知青在延边入团、入党、上大学、招工、提干等等,还有不少上海知青走上领导岗位,这些充分体现了延边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对上海知青在工作、生活、政治等各方面的关心、培育和重视。
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我们亲眼目睹了延边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延边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延边坚实的基础、丰富的资源、独特的边疆风光和民俗风情已成为区域独特、景色优美的和发展潜力巨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使我们再次深感延边是一块美丽而又充满希望的热土,我们期盼延边的腾飞,我们上海知青愿为延边的腾飞而贡献我们的力量。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返沪的上海知青心系延边情未了,对上海知青的培养之恩,我们将永远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我们会关注着延边的发展和变化,并在延边需要我们的时候,毫不犹豫伸出我们的双手。我们将继续为延边与南方城市的经贸合作、经济协作牵线搭桥,为延边与上海的信息沟通,衔接各种项目、招商引资、人才引进、产品推销等方面提供帮助,积极捐资助学,捐助公益事业,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帮助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我们的期盼,也是我们与延边人民共同的目标。
知青朋友们,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感谢延边州委、州政府尽其所能,创造条件,为我们今天重返延边所作的一切努力!感谢州政协为这次活动的前前后后的准备所付出的心血。 延边第二故乡,我们上海知青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附3:留延边上海知青代表陈雪鸿在纪念上海知青到延边四十周年大会上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上海老乡:大家好。 我叫陈雪鸿,是至今还留在延边大地上生活和工作的原上海知青中极为普通的一员。四十年来,我总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延边人,似乎忘记了自己曾是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倒使我经常想起了自己原先的身份,勾起了我对那段难以忘记的岁月的回忆。
说实话,无论是在当年,还是现在,我总觉得,当知青的那段岁月,并非都像后来那些知青小说中描绘的那样苦涩;在农村集体户的日子,也并非都像现在城里人想象的那样难熬。也许会有人认为我说的不是真话,或者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其实不然。我以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功过,应该交给历史去评判。我相信,随着悠悠岁月的过去,即使在大堆的沙子里掏不出真金来,总还能筛选出几颗闪光的晶石来吧。至少对我来说,的确是度过了无怨无悔的四十年。
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和其他上海知青一起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延边极其偏僻的朝鲜族小山村时,对于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生来说,不仅在环境变化上发生了极大的反差,而且还产生了更令人难以适应的语言问题。语言不通,必然会造成感情交流上的诸多不便,更何况当时人生地不熟的知青们还肩负着“接受再教育”的“使命”。正是朝鲜族农民教会了我语言,还把朝鲜族朴实、真诚、热情的优良品德一并传授给了我。当时他们在教我语言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到这将会成为我一生受用的立身之本。四十年的实践证明,作为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和工作的非少数民族,只有真正学好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在少数民族地区扎下根来,才能真正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自从学习朝鲜语之后,对我来说,朝鲜语几乎跟汉语一样成了我的母语。如果说刚下乡时,是因为周围环境逼着自己非学说朝鲜语不可的话,那么,作为一个选择了朝鲜族文学翻译事业为自己终身职业的作家和翻译家来说,朝鲜语已经成了我生产文学译作、体现自身价值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四十年里,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朝鲜族朋友,而这许许多多朝鲜族朋友又在我所从事的文学翻译事业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朝鲜民族,我从认识到热爱,到难以割舍,并为朝鲜族的文学繁荣和发展付出了全部青春和大半生(当然也包括今后余下的全部生命)。
不可否认的是,后来的招工和招生都给知青们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让知青们看到了离开农村艰苦环境的希望。这不能说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失败,应该认为是来自于城市的知青们正常的“回归”心理。我最后也离开了农村,离开了曾经朝夕相处的朝鲜族农民,但是我选择的毕生从事的事业并没有离开朝鲜民族,没有违背我的延边情结。在以后的二、三十年时间里,我也有离开延边,离开我所从事的朝鲜族文学翻译事业的机会,而且,只要我选择离开,将会使我在物质生活上发生惊人的变化。但这一切都没能让我产生动摇,因为农村集体户的生活使我走上了人生的道路,与朝鲜族农民的相处让我认清了人生的方向,从事朝鲜族文学翻译事业让我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在生活价值观念发生极大变化的今天,我能够依旧对朝鲜族的文学事业和所从事的文学翻译工作“执迷不悟”,乐此不疲,正是因为我从下乡到延边以后产生的对朝鲜族和朝鲜族文学的情结,已经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心灵和骨髓。四十年来留在延边的上海知青已成为延边各行各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在延边各级政府的热切关心和帮助下,融入延边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延边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养育了我们,是延边这块土地给予了我们力量,是延边这块土地给予了我们坚强,是延边这块土地给予了我们自信,是延边这块土地给予了我们希望,我们愿为延边的繁荣昌盛,为延边社会和谐发展进步添砖加瓦。
四十年前几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功过,历史的岁月会作出验证和评判。而我想说的是,凡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人所经受的风雨和磨练,必将成为一生都可受用的宝贵财富。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相信,不管现在还留在延边或已经离开延边的原上海知青,也不管其现在的身份和职业如何,只要是有过在延边当过知青经历的人,都会对此抱有同感的。 谢谢大家!
附4:州长李龙熙在“上海知青赴延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欢迎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上海知青朋友们: 大家好! 40年前,在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一万八千多名上海知识青年辞别父母,从黄浦江畔来到长白山下,与延边各族农民兄弟一起,栉风沐雨,披星戴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用滚烫的汗水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书写着自己的青春,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从此,上海对延边多了一缕缕牵挂,延边对上海添了一层层亲情,一万八千名青年的心路历程,注定镌刻下深深的延边情结。 刚才,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邓凯同志热情洋溢的致辞,充分肯定了上海知青为延边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上海知青代表情真意切的发言,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弹指一挥间,40年过去了,延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交通便捷通畅,城乡优美漂亮,人民生活幸福安康。40年间,延边生产总值增长了24倍,财政收入增长了96倍,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24倍和31倍。以往反帝反修的前哨,成为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昔日偏僻闭塞的边陲,成为兴边富民、繁荣发展的旗帜。
经过40年的建设和积累,延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今年上半年,延边的发展速度是15.8%,高于全国8.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4%,高于全国1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18.4%,高于全国2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3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就和良好态势,使延边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排头兵,在吉林省内已位居中上游。
如今的延边是绿色的,4.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森林覆盖率达到80%,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让延边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更让每年近50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延边是多元的,不同文化的融洽共存和社会事业的繁荣进步为延边赢得了“教育之乡”、“歌舞之乡”、“礼仪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延边是和谐的,全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社会稳定,边疆安定,延边连续三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延边是开放的,韩国、日本、美国等在延边投资企业740多家。全州218万人口中,有20多万人在海外学习、创业,近四年劳务收入达37亿美元,是同期地方级财政收入的3倍多,相当于全州每人每年多增收3400元。延吉机场是国际空港,每天10多个航班往返韩国,20多个航班往返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国内大城市。延边是充满活力的,依托资源、区位和国家赋予的政策,延边的医药、食品、林产、矿产能源等产业已成规模,“长白山”卷烟和敖东药业已在全国驰名。产业的支撑也带动了经济的活跃,拉动了消费和三产的发展,置身于现在的延吉街头,你们会感受到她与发达城市的距离很近很近。
延边能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大动力,得益于全州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也得益于广大上海知青朋友们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无论是留在延边还是奔赴祖国各地,无论是身居要职还是普通百姓,你们都始终不忘第二故乡,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帮助延边的发展。延边的热土见证了你们的青春飞扬,延边的发展凝结着你们的智慧汗水。你们为延边付出的一切,延边人民永远不忘。你们与延边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延边人民无比珍视。在这里,我代表218万延边各族人民,向广大上海知青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无论时隔多久,延边是你们永远的家!
各位知青朋友们: 当前的延边已经步入积聚能量、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着眼于未来延边的发展,州委、州政府正在谋划和推动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矿产、旅游文化、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的吉林至珲春快速铁路客运专线今年将开工建设。3年后,从延边到省会长春将只需两个多小时。总投资几十亿元的大唐珲春电厂、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塔东铁矿、汪清华夏石头纸等大型工业项目,将进一步壮大我州的工业实力。2010年,延边工业企业产值将比2007年翻一番,实现再造一个延边工业的目标。延边是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的中心,是保留和传承中国朝鲜族文化最为典型的地区。为迎接建州60周年,也为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已陆续启动建设延边图书馆、中国朝鲜族博物馆、延边体育中心、延边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等大型社会事业项目,总投资接近30亿元。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态宜人、社会文明和谐的新延边必将屹立在祖国的东北边疆。延边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各位知青朋友们: 延边的山山水水思念着你们,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企盼着你们。延边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需要广大上海知青朋友们的热切关注和鼎力支持,希望大家从各自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延边,为延边的发展献计献策。特别是明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延边作为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地级城市参加,届时离不开广大知青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这次大家回到延边,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追思流逝的岁月,找寻青春的记忆,畅饮幸福的美酒,激发当年的豪情,为延边勾画更加美好的蓝图! 衷心地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知青朋友们在延边期间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