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原创]探亲路上的故事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28416)

--  作者:海亮五三
--  发布时间:2009/10/10 14:38:00
--  [原创]探亲路上的故事

前些日子因公去了一趟北京,坐在舒适的城际列车上,却使我想起了当年下乡回家探亲坐火车的经历。

想起当年,每当要回家探亲了,就一身棉裤棉袄,一顶棉帽子,两个大提包,用毛巾连起来,往肩上一搭,就走人。一般是几个人结伴,有男有女,排队买票,排队检票,一旦过了检票口,便不顾一切的奔跑着过天桥上火车。这是典型的兵团战士回家探亲的情景。

一般是体格棒的男青年先跑到车上,如果是从始发站上车,那上了车就把大提包往座上一放,先占上坐,等体格弱的和女青年们跑到的时候,那从车门就上不了车了,只能是从车窗钻上来了。如果不是从始发站上车,那上了车就挨个问坐着的旅客,“师傅,您在哪下车呀?”如果人家路程很远,那就没戏了,接着往下问,“大姐,您在哪下车呀?”如果人家是近途的,就把提包摘下来放在地上,自个靠着椅子背站着,等人家下车了才能坐下。如果能这样回家那就相当不错了。

我赶上两次最困难的回家历程。那年快到年根底下了才批下假来,我们一共三个人结伴回家,到了哈尔滨坐29次列车回天津,那天上车也晚了,火车 上不光没有坐了,而且走道上也全是人,我们三个人当中刘勇有过这种经历,他带着我们贴着车箱边往洗漱间慢慢的挤,挤到跟前一看,洗漱间里了满是人了,我们还是一点一点的往里蹭,终于我们占据了冼漱间的的一个角,我们把提包往地上一放,坐上去就不动了。列车又经过了几个站,那人就更多了,简直就是人挨人人挤人,一点缝也没有,我们看到一个人上厕所,竟然是从人们头上爬过去的。我们三个人坚持着不动地方,因为一动,这地方就被别人占了,我们也不吃也不喝,因为没有办法去厕所,就这样,熬将近一天一夜才到了天津。

还有一次是回兵团,坐火车到了东方红站,下了火车下赶上下了一场特大的雪,公路全被封住了,长途汽车过不来,很多人都滞留在这里,这是个小站,仅有一个旅馆,早就客满了,所以,三天三夜的时间,我们就是在车站的候车室里度过的。

探亲路上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回想起来心里酸酸的。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10/10 15:19:00
--  

拜读您的探亲路上的故事,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咳!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好起来了,可惜已近夕阳了。


--  作者:海亮五三
--  发布时间:2009/10/10 20:24:00
--  
槐乡版主好:也可说是回味无穷吧。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10/10 21:09:00
--  

是啊,我经历的探亲假可能你们也没有经历过,左手一个竹篮子,篮子里有一个鱼缸和金鱼,右手一个孩子,左肩前后搭着两个旅行包,对了,右边还斜挎着一个军用书包。还有一次是两个旅行袋换成一个旅行袋和一个电视机,一前一后搭在肩膀上,怎么样?够厉害吧?


--  作者:海亮五三
--  发布时间:2009/10/12 8:58:00
--  

槐乡版主:一看心里就不是滋味,太不易了!不解的是,怎么还有鱼缸和金鱼呀,我们都带实际的东西,我们提包里装的都是黄豆瓜子磨菇木耳什么的,都是城里见不到的东西。记的有一次我还带了两个菜燉子回家,那可更是城里难得的东西,家里人见了喜欢的不得了,我们有个同学本使更大,临回家买了两条七八斤重的马哈鱼冻起来带回了家。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10/12 9:06:00
--  

探亲路上好辛艰,

没吃没喝没坐眠,

一挤就是好几晚,

上个厕所都太难。

 


--  作者:海亮五三
--  发布时间:2009/10/12 10:24:00
--  
槐乡版主:刚看完你的精品帖《一个普通战士的兵团生活》《回家》,才知你的经历,恕我冒昧了。向槐乡版主致敬!你今后的生活必定是阳光灿烂的!
--  作者:柳青芬
--  发布时间:2009/10/12 10:53:00
--  
向槐乡版主致敬!
--  作者:忆知青
--  发布时间:2009/10/12 14:35:00
--  

   说起放假回家,我们是铁路子弟,比市里的青年方便多了,那时从莲江口一佳木斯的火车票只有三角钱,现在已涨到三元多了,那当时我们也不想买,挣的少啊!更谈不上有座,一般都是在两节车厢外廊里呆着,遇到列车员查票时,我们就提列车段的熟人,再不就软磨硬泡,他们拿我们这些小青年也没办法,因为他们的子弟也有下乡的,到站了我们熟悉出口的路,也堵不着我们。那时回家不象你们拿那些东西,而是用节省下来的粮票买大米往家背,因我们那出大米,城里每月供应才几斤还得给上斑的父亲吃。现在想起来我们这些知青当年是那样的懂事和顾家,可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10/12 16:18:00
--  
感谢各位兄弟姐妹的厚爱!槐乡在这里向大家有礼了!我正准备写回家之后呢。感谢这个团结和谐的平台、感谢这个幸福的家,更感谢家中的兄弟姐妹们,给了我温暖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