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柳青芬
-- 发布时间:2009/10/28 10:55:00
-- 古蔺支边青年的骄傲
古蔺支边青年的骄傲
-一一 记赴黑龙江853农场支边青年袁泽军的英雄事迹
这是一个尘封己久的故事,今天我有特别想把它写出来的冲动,让它来告诉广大的北大荒知青朋友们,共同悼念我们这位为保护儿童生命安全,舍己救人,毅然献出自己保贵生命的年青人――一袁泽军。
袁泽军出生于四川省古蔺县城关镇的一个普通人家。家里兄妹七人,他是排行老二,他在家里是爸妈的顶梁柱,承担起家里洗衣做饭,照顾弟妹的责任,爸爸妈妈都非常喜爱他,袁泽军是-个中等个子、浓眉大眼,笑起来嘴角有一对浅浅的酒窝,他性格开郎,乐于助人,战友和同学们只要有什么事,他总是有求必应,默默地帮助别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家有什么事情总愿意找他商良,他的突然牺牲,给我们大家带来无限悲痛。
那是77年的初冬,我们连队刚刚把秋天收的大豆围垛储存起来,正在投入紧张的玉米脱粒工作中,这天、袁泽军装了-大马车玉米到团部去换加工好的玉米渣子、玉米粉等,我们连队去团部,要经过三营的营部,那天经过三营营部的時侯,正是中午学校放学的時间,公路上正有一群群学生经过,为了安全,袁泽军放慢了马车的速度,不曾料到,这時从团部方向开来一辆卡车,在经过学生放学路上,卡车大声的按响了刺耳的喇叭声,马儿突然受到惊吓,厥起了前蹄,嘶叫着、发疯似的往正在通过公路的学生冲去,在这千均一发之际,袁泽军来不及考虑个安危,果断地死死踩着刹车,并使劲用自已的身体往后用力,试图阻止向前奔跑的马车,人的力量怎能和三匹受惊马的力量相比,马儿拖着马车从袁泽军的身上和头部上碾过去,撞到公路边一根电杆上停了下来,孩子们得救了,但是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好兄长一一一袁泽车,确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而牺牲了。
北大荒屯垦戊边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袁泽军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记得当時头版头条刊登的标题是,来自赤水河畔的年青人一一一记袁泽军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号召853农场全体职工向袁泽军同志学习,学习他这种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立足于干好本职工作,从不计个人得失,学习他乐于助人,从不图回报的高尚品格。并追任他为优秀共青团员。
几位得救学生的家长,领着自己的孩子,到团部医院太平间看望袁泽军,流着眼泪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啊:你们的生命是袁叔叔用生命换来的,你们一定要向袁叔叔学习,好好的读书,将来也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连队的太华妹妹,(也是我们古蔺一起去的,因为她年零最小,所以我们都叫她太华妹妹)泣不成声地跪在袁泽军的面前,哽咽的说到:泽军哥哥呀,你怎么就走了,你不是答应还要为我折洗被子吗?你不是说还要为我缝补撕烂的棉衣吗?............太华妹妹的哭声揪着我们大家的心,大家的心情无比的悲痛,什么话也说不出,只有泪流满面,心中默默地祝福战友兄长-路走好,我们会完成你未竞的事业,会替你照顾老人和兄弟姐妹。
巍巍的完达山低下了头,为我们的英雄默衰,广袤的黑土地为他哭泣,小清河为他披上了洁白的白纱。在袁泽军同志追悼会上,853农场的书记亲自为他致悼词,说他的死是光荣的,他用自己年青的的生命,普写了一曲舍己救人的新篇章,挽救了儿童的生命,北大荒人是不会忘记他的,他的英雄事迹一定会在853农场得到宏杨,他无愧于一个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他是北大荒的骄傲,也是你们古蔺人的骄傲。
袁泽军同志的遗体被安葬在团部所在地的小青山上,小青山伸开了怀抱。接纳了英雄遗体,安息吧!!!战友、安息吧!!!我们的好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