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09/10/29 14:27:00
--
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文心雕龙、丽词》说是“句句相衔”,“字字相丽”;《史通、叙事篇》说是“编字不织,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这都是对的。具体说来,对联有如下五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上下两联字数相当。如果本是故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概莫能外。有的地方把一句话分写在大门两边,字数相差两三个,这至多只能算口号,不能算对联。
第二个特点,是上下两联彼此对仗。这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二是结构相应,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对联合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对动补结构。三是上下联的节奏(即句式)要一致。上联在何处稍作停顿,下联也应在相应位置稍作停顿,如上联是“四—三”,下联也要“四—三”。以明人解缙的一副名联为例: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墙”对“山”,“芦苇”对“竹笋”,“头”对“嘴”,“脚”对“皮”,
“根”对“腹”,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浅”对“空”,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上”对“间”,“底”对“中”,是方位词对方位词。都对上了。但是,若再深一层看,“芦苇”是个联合结构,“竹笋”却是偏正结构,对得也还不十分严格。不过,上下两联能对到这个程度,就算很好了。从结构看,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是主谓结构。上联主语部分(“墙上芦苇”)是包含一个方位结构(“墙上”)的偏正结构,下联主语部分(“山间竹笋”)也是包含一个方位结构(“山间”)的偏正结构。上联谓语部分(“头重脚轻根底浅”)是由三个主谓结构(“头重”、“脚轻”、“根底浅”)组成的联合结构,下联谓语部分(“嘴尖皮厚腹中空”)也是由三个主谓结构(“嘴尖”、“皮厚”、“腹中空”)组成的联合结构。从节奏看,上联是“四——二——二——三”式,下联也是“四——二——二——三”式:
墙上芦苇 头重 脚轻 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 皮厚 腹中空
上下联对仗工稳的,叫工对;稍有出格的,叫宽对。工对有一种整齐和谐的美。有时,工对还讲究自对与借对。所谓自对,是指同一联内的词语彼此相对,如“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句中自对,加之上下相对,那就更工整不过了。所谓借对,是指在用某个词语的甲义的同时,又借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语相对。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是明成祖观灯时作的对联,“永乐”就是在用其“永远快乐”的意思的同时,又借它作为成祖的年号“永乐”来与“大明”相对。这种借对,其实是一种巧对。
第三个特点,是上下两联平仄对立。平仄,是律诗和音韵方面的术语,对联也是要讲究平仄的。“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仄声,包括上去如三声。在普通话里,由于入声已派入四声,平仄不能简单地按声调来区别。如“黑”在普通话里读第一声,但它本是一个入声字,论平仄就不能视为平声而当入仄声。平仄对立,是指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联是平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仄声;上联是仄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平声。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对平仄的要求,没有对对仗的要求严,逢单的字常常可平可仄。但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一定得用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一定得已平声,这已成了一种定例,不能随意打破,否则读起来就会使人感动别扭。如“墙上”联平仄为(加下划线的表示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四个特点,是上下两联字不重复,特别是处同一位置上的字。上下两联完全同义,叫“合掌”。合掌为诗词所忌讳,也为对联所忌讳。即使只有部分同义也不好。因为一副对联,本来字就不多,还有一部分是同义的,内容就贫乏了。
有的对联,结尾不是先仄而后平,而是先平而后仄,上下两联某些字也有所重复。《七类诗稿》有一个例子就很典型。这本书说,明人许赞,其父,其兄和他自己都做过礼部尚书。有个叫俞子木的人,就此作了这样一副对联:
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权衡;
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这副对联,“衡”为平声,“计”为仄声,结尾就是先平后仄;上下两联倒数第三个字都是“之”,也重复了。这类对联,自宋代而后,各代都有,但越来越少。这说明对联在发展过程中,艺术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对联,可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来看,不应引为正宗。
第五个特点,是上下两联语意连贯。只有语意连贯,才能浑成一体。有的对联,有明显的拼凑痕迹,甚至同一联的字也彼此孤立,互不相干,读起来很费解,这就是在这一点上出了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