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转帖]奇联妙对故事(三)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31470) |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09/11/23 9:43:00 -- [转帖]奇联妙对故事(三) 清代乾隆年间长沙人编的《解人颐》一书中说,明太祖朱元璋极喜作对联题,留下许多趣话。他在率兵包围集庆的路上,碰到一个十岁的小孩看守马驿,小孩那手执马鞭的样子甚是可爱,不由信口笑道: 十岁儿童当马驿, 这孩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咬着手指头,眨眨眼睛,望着朱元璋对道: 万年天子坐龙庭。 朱元璋以为吉利,一把抱起孩子,笑个不住。 有一次,朱元璋微服私访,路上有个农民在卖藕,朱捡起一节雪白的壮藕,出个上联: 一弯西子臂, 那农民也会点对联这玩意,看定藕孔对道: 七窍比干心。 朱元璋料不到这“泥脚杆”竟对得这样快而妙,心中高兴,命农民随行,封之“祭酒”的官职。 又一次,朱元璋又微服私访,与一个书生相识,问他是哪里人氏,书生说“四川重庆府”,朱便出一联叫书生对: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书生见识广,早已看出朱的身份,不敢不听从,从“大”字作文章,对了个恭维的下联: 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在攻打姑苏城时,朱元璋就“吞吴”二字,出了个有趣的拆字对,要刘基对: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军师刘基自然不敢违意,用“人王”二字对了下联: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朱元璋定都金陵,除夕,传旨要全城百姓都要贴红对联。到时,朱化装出宫,到街上巡查,发现一家铺子未贴对联,一问,知道他家没有识字人,便说:“我替你写一副如何?”老板喜出望外,连忙展纸磨墨。朱元璋又问:“你家做什么行当?”老板答:“屠户,又兼阉猪:。朱元璋立即笑着题了一副: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走了一圈,转回来,却不见屠户家贴着刚才写的对联,又进去查问,老板磕下头来说:“御笔亲书岂敢乱贴,供在祖先牌那儿了。”朱一听,也就不在勉强,笑着走了。原来,老板从朱的“马脸”看出是当今的皇上了。从此,皇帝给阉猪户题对联的事风传开了,再也没有人轻看阉猪的行当。 |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11/23 14:32:00 -- 欣赏老兄转来的好帖,长知识,谢谢您! |
-- 作者:柳青芬 -- 发布时间:2009/11/24 11:02:00 -- 学习了! |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09/11/25 11:06:00 -- 楼主对联中朱元璋有“千里为重”的上联:有人认为,这个“重”字应该读“出”,而“出”应当读“重”。何也?曰:“重”是“千”和“里”的组合,出去一里地就已经出去了,出去一千里更应当算出去了,故“重”该读“出”。而“出”为两座“山”重叠,一座山就很重了,两座山重叠,还不算“重”吗? |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09/11/25 11:35:00 -- 回轻舟版主:此联非我所作,我也不可能研究考察此联的来源与错对。我只是一字不漏地摘抄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第三次印刷的《奇联妙对故事》里的其中一段故事,至于里面的一些故事和对联的真伪我是无法佐证。据我所知,有几个对联有的说出自XXX之笔,有的说出自XXX之口,唯有专家学者能解释清楚吧。 |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09/11/25 16:30:00 -- 我是在开玩笑呢。其实没有我那一说!!佩服你的才华添点儿笑料。 |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09/11/25 18:10:00 -- 回轻舟版主:没关系的,大家在一起探讨一下都能长点知识。只是我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说,也只能从书本上摘抄一些自己认为有趣的东西与朋友们共同欣赏娱乐而已。 |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09/11/25 19:00:00 -- 不学无术的人不把摘抄当学习,勤于和善于摘抄的人才是真正有修养,有学问的人,而谦虚只属于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