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四十年后回铜川》之(二)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32105) |
-- 作者:天籁之音 -- 发布时间:2009/12/3 11:15:00 -- 《四十年后回铜川》之(二) 四十年后回铜川 (二) 翌日 清晨,我和伍运志搭车,出铜川北关,去红土镇。汽车爬上铜红公路,一路攀升。眼前一片广漠的黄色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山花烂漫,峰峦叠翠。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此时的黄土高原正像赵匡胤的《咏日出》:“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发火。”好一派黄土高原初夏风光!它承载着我的思念…… 人到老年,生理和心理朝着两极延伸,身体一天天老化,而情怀和心境却时时紧扣着童年。我清晰地记得40年前的红土小镇:四面青山腾出一方凹地,小镇置位中间。站在十字街心便可纵横洞穿东西南北四条窄而短的街衢。东西南三条街道皆有城门开放,小城方圆夸张着说也不足0.5平方里。每逢农历二,五集日,老乡们在这里进行农副交易。在城南门外数十步之遥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自西向东哗哗流淌。四面青山沉稳厚重,一年四季以不同的迷人景色展示着山的风采,打行环抱,让人们躲进怀中,让水在山脚下盘旋,让果实在树上生长,让人们得以生存。山与哗哗流淌的河水并行,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练,轮回,遭遇。山和水的融和,是静和动的映衬,静和动的变幻组成了小镇最美的风景。五年级的春季,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出题《美丽的春天》让我们写作文。我写缓缓流淌的小河春水从冬天的冰里醒来,小蝌蚪在河里游来游去;还写满山遍野烂漫的花草和山边辛勤耕耘的农民以及地下800米深处的煤矿工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寸光阴一寸金。”在这无比珍贵的时光里,我还给自己提出了“该作何打算?”的严肃问题,……这篇《美丽的春天》被王来朝老师拿到他任课的六年级作为范文去评讲;王老师还问我愿不愿意跳到他们班学习。 “到了,你看……”汽车开始一路俯冲。我顺着伍运志的指点放眼望去,山还是那些山,城却不是那座城了。小镇以成倍的面积向东西南扩展,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原来的咫尺之地,岂能容下40年历史的变迁!红土镇的变化是在预料之中的。唯一遗憾的是,那寄托着无限童趣的小河缘于生态平衡问题已枯涸断流,河床被掩埋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下。我魂牵梦绕哗哗流淌的小河哟,历史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尽管运志和春成都说小河仍在,但我始终未见小河的踪影! “我们先去看石春成吧!”伍运志在前边三拐两拐穿街过巷把我领到石春成门前。春成从红土税务所离岗休息,其妻没有工作,在镇上租了两间临街门面房,一间作为门市,一间居住,孩子们在市里工作安家。63年,从红土镇小学同班考上市三中有七个同学,三个女生四个男生。三个女生中一死一渺无音讯;四个男生中有两个已隔阴阳。可叹,我千里迢迢从河南而来,红土聚会,算上春成之婆姨也就四人! 走到春成门前,我对运志说:“别告诉春成我是谁,让他猜?”春成刚刚起床,老同学总是不拘礼节,我和运志掀帘而入。 “春成,有位同学远道而来,你看是谁?”运志按我的意思说着在靠床头的椅子上坐下来。 “不认识,”石春成坐在床边看了看我摇摇头说。 我说:“你猜.,往远处猜。我和你在红土小学,在三中都是同班。” “猜不出来,别难为我了,快说你是谁吧!”春成着急地说。 而当伍运志告诉他我是谁时,他笑着说:“前些时我还在想,刘君这女娃,走了几十年了,也没个音讯,不知现在情况如何?真是铜川地邪,想谁来谁!” “你把死下那几个也想想,看来不来?”伍运志打趣着说。 “哈哈哈……”我们笑,就像四十年前一样无拘无束。 我说春成:“多谢你还惦记着我!” “那时你白......学习又好,哪位男生不惦记呀!现在你变得都认不出来了!”春成还是和以前一样爱和我开玩笑。 “都变了,变老了。变得在大街上走碰头也认不出谁是谁。”我感喟时间致于生命的残酷。 “运志和你当年是何等的帅气!那时,别的男生都穿家织粗布中式上衣,就你俩穿制服。而现在也沧桑满脸。” 我又说:“不怕千里远,就怕隔着板。只要我们活着……” …… 同学几十年不见,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不觉得已近中午。 “走,找个饭店聚餐!”伍运志总是慷慨解囊,令我过意不去。 席间,运志和春成谈些亲戚朋友的事,我和春成妻边吃边听,和家宴一样随便,我喜欢这样吃饭,没有客套的劝让,没有众多同学聚餐那极尽喧嚣和张扬的场面。 饭后,运志有事去乡政府;春成陪我去红土镇小学。小学在红土镇南北主街的最北端,依古老的北城墙而建,因此,小镇没有北城门。学校大门朝南开,占据小镇最显赫的位置,七八级台阶抬出了文化在此地的威仪。如今,学校还是那座学校,校名却不是原来的校名,早已升级易名为“红土中学”了。时尚的不锈钢电控自动收缩门取代了两扇黑色油漆吱呀作响的木质大门。学校原来的排排平房统统夷为平地,环墙四周盖起了现代化的座座教,宿楼房。若大的校园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水泥地面,视野开阔,地面平坦;东头有篮球场,西头居中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春成和门卫很熟,我们进入校内。 学生正在午休,校园安静的如入无人之境。我满怀一腔情愫在校园寻寻觅觅,一切恍如隔世,一切却又好像在昨天,拂去岁月的烟尘,四十年前的情景重现在眼前:1961年的冬天,河南饥荒严重。生活陷入绝境中的我告别了连着脐带的故乡投靠在陕西铜川金华山煤矿的大姐姐夫家生活。我转距金华山八里以外的这所小学住宿学习,安排在运志和春成所在的5.2班,是命运也是缘份。记得是星期一上午,姐夫扛着被褥,我背着镆来到这里。11岁的我就从姐夫转身离去的那一刻起,有了独立生活的意识:拉下的课程要赶上;馍,不能吃脱了,自己要把握着……正值元旦前夕。课外,同学们在积极地排练节目,我参加了《南泥湾》歌舞的演出。老师和同学们把化了妆的我叫“倩女子”,都很喜欢我。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很快赶上了功课,不久学会说一口地道的陕西话;还学会唱陕北秧歌《兄妹开荒》和旋律奔放回肠荡气扣人心弦的信天游;特别喜欢秦腔,那高亢,委婉,深沉,凄美的音韵让我痴迷陶醉,缠着我班一个叫刘淑芳的女生学唱《柜中缘》:“妈到你舅家去游玩,你和你哥哥把门看……”63年,也是初夏时分,进入升初中自由复习阶段,我和张爱珍,何春花,邢志凯,伍运志等几位同学拿着课本跑到城南对面的山上去玩,回来时每人头上还带着草编花环,没进校门就看见班主任王宏金老师站在门口焦急等待的眼神。王老师生气地说:“你们这样复习,要能考上初中我从铜川市倒着走出来!”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们几个都考上了市三中。当然,我们决不会让王老师去兑现他的誓言。 “西边是操场;我们班教室在这个位置;这里是老师办公室;东南角是茶炉房,对面是宿舍……我和春成迅速地点画着学校原来的布局。学校讲台坐北朝南正对学校大门。62年夏天欢送毕业班时,我穿着姐用两块方格大手帕做的短袖衬衫走上讲台代表在校生发了言…… “去看看后边的城墙吧!”热心的门卫把我们带到学校东北角的一座楼房后边,果然这里还保留着数十米古老的城墙。门卫告诉我们:“这是有意留下的,为了纪念。”是的,留住这段老城墙就留住了历史的见证与厚重。红褐色的,高高的,厚厚的城墙壁上旁逸斜长着几棵酸枣小树,正沐浴着初夏的阳光抽枝发芽,郁郁葱葱,傲立苍穹,饱绽着生命的鲜活。我用手机拍下了这生动的一隅,愿它能成为我生命中的永恒。 快上课了,学生们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我们没多停留,和门卫握手谢别。伍运志从乡政府出来时,太阳已偏西。依依告别了春成,我和运志搭车返回铜川。 车到庞河村边。庞河是运志的家乡。这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单说居住条件,虽然大多的村民都搬出了世世代代曾赖以生存的土窑洞,住上了砖瓦房,但是和中原农村那贴着瓷砖飞檐流水的楼房院落相比,依然是贫困的。运志指着几间临路门面房对我说:“这是给我弟弟盖下的,还没有完工。”运志是家中的老大,下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父亲生前是铜川市人民银行行长,英年早逝。当时运志刚在市里参加工作,便挑起“长兄如父”的家庭重担,供弟妹们上学,直到三个妹妹走出大山,参加工作服务于社会成家立业,他也没顾上坐下来喘口气……百事孝为先,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和有病的弟弟。 等把弟弟成家过日子,侄女们上学,母亲百年谢世的事情都做完了,自己无论如何也到了知天命的岁数了。自己老有所养了,还时刻牵挂着乡下有恙的弟弟,必须为他谋一条养老的出路。于是,又给老弟在村头公路边盖房以顺应山区发展搞点儿农经贸易互惠乡亲。就在刚才,春成送我们,我提出要春成改善居住环境时,“难哪!”春成一声叹息,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告诉我:自参加工作至今,娶了三个媳妇(儿媳,侄媳,外甥媳);出嫁了四个女子(女儿,侄女,外甥女等)......我想,运志,春成几十年人生路风雨兼程,对家族对社会不单单是劳苦功高,更主要的是付出,是奉献。这其中的甘苦是要以财力,物力,汗水和心血为代价的。 车在公路上起伏而并不颠簸。位于东经108度34分至109度29分,北纬34度50分至35度34分之间的铜川,山,不险峻,不嵯峨,但却有着黄土高原逶迤磅礴的苍茫与恢宏。在60年代那人情冷漠,生活困苦的岁月里,这里的山川,海纳了有我在内的四方困厄荒民,为他们设下一方温暖的驿站。勤劳淳朴的铜川老乡伴随着祖国的脉搏,一刻也没有停留勤劳致富改天换地的步伐;用生命播撒阳光,用贫困搏击贫困的精神在这里演绎交汇,开山铺路,植树造林,满山遍野果木葱葱,沟坡染绿化杜鹃。这里的“山之仁,在于涵纳了苍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护了弱小的悲啸。”这是运志,春成人生的境界!这是黄土高原永恒的胸怀! |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09/12/3 12:06:00 -- 只有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才理解了什么叫:光阴似箭,人生苦短,四十年感觉只是一瞬间,好好地珍惜生活吧!欣赏姐姐的佳作! |
-- 作者:天籁之音 -- 发布时间:2009/12/3 17:56:00 -- 感谢槐乡版主对《......回铜川》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