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转帖]追随红太阳---B1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41145)

--  作者:海东青
--  发布时间:2010/4/30 23:13:00
--  [转帖]追随红太阳---B1
                        B1:纪大林卧轨自杀了

  

毛主席语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一九六三年,尽管国家刚刚从困难中走出来,人们还是对年轻的共和国给予无限的希望。九月一日新学期开学,由此,高中六三级也就是六六届产生了。当时我们这所学校不仅集中了沈阳市中学生的精英,也不乏优秀的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这些怀着美好理想的优秀学生,期望着三年后(也就是一九六六年)顺利通过高考,实现他们的大学梦!纪大林也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名,当他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步入这所学校的时候,未来的一切都是那样地美好。

  一九六四年的秋天,高中二年级的新学期刚刚开始。有一天学校的学生北宿舍轮到纪大林等几个同学值日。当他们扫除完毕,躺在板铺上闲聊的时候,巧遇学校的黄校长到宿舍检查工作。几句寒暄以后,黄校长把值日的周老师扯到宿舍的门口,谈起了本年度的高考话题。一说起考大学,黄校长立即是春风满面神采奕奕。在全市高考率只有8%的情况下,一中能够达到82%的好成绩,当然是学生、家长、老师和校长们都高兴的事情。接着,他们又谈到怎样继续提高高考率的问题,黄校长说,今年的高考,如果不是因为几个同学的家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政审不合格,学校的高考率还能提高一步。黄校长又说,从这个问题上看,明年我们学校的中考录取工作也要重视政审问题,因为,家庭有问题的学生考进学校也白念,而且还影响学校的高考率,所以,明年一定要注意政审问题,家庭出身不好,或是家庭有问题的学生一个不能要,周老师问,那么在校的学生呢,黄校长说那就看他们的命运了,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前途不妙!

  黄校长同周老师随便说的话,无意中被纪大林全听到了。纪大林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最害怕听到的话听到了。原来,纪大林的父亲解放前在沈阳做了一段小生意,几年下来赚了一些钱。本来他想把小生意结束后,用这一点钱在老家买了一点地,然后领着孩子们种地为生。可是他对形势看错了,他不了解中国革命,也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土改的时候,他认为他买的土地就是他的,一不是抢的,二不是偷的,叫我登记就登记,说我是地主就是地主。土改结束后,真的没客气就给他定个地主成分。当时他还觉得挺对。他说,这些土地都是我的,我就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我就是这块地的地主!

  刚刚当上地主没有几天,村里开始“打土豪,分田地”。批斗地主与富农的会上纪大林的父亲怎么也没有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情。贫下中农协会的人三天二头找他开会,叫他交待剥削贫下中农的问题。他说,我没有雇工,没有剥削人。贫下中农协会的人说,是地主就剥削人,有田地就得分。结果,刚刚买到手的土地,还没有捂热乎,就被人家分了。你说土地是你的,人家也承认,说分的就是你的土地。不仅如此,地主的小帽子刚刚戴上,就被贫下中农们和乡亲们押着,在小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大人们的揪打中,戴高帽,敲铜锣,村子里堡子外的天天批斗。

  纪大林幼小的心中牢记着这些爱爱恨恨的事情,随着年龄一天天的长大,纪大林始终有一股要出人头地的想法。他积极要求上进靠近团组织成为班上的学生干部,他努力刻苦学习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不仅以优秀的学习念完了初中。并以最好的成绩考上了一中,期待着念上好的大学。

  然而,从60年代初开始,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共/产/党的教育要为革命培养可靠的接班人。由此开始,在通向大学的道路上,不仅需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政审,共/产/党需要的是又红又专的学生,宁肯要无产阶级的草,也不要资产阶级的苗。尽管有些东西没有明面提出,事实上那些出身地主、资本家的子女,那些父母是右派,坏分子的子女,甚至那些父母以至于爷爷奶奶是反革命的子女,不仅他们的前途被无产阶级所专政,而且他们的希望完全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毁灭。从当时对人事干部制定的四不政策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一些人永远失去了升官发财的道路。
  纪大林听到了黄校长和周老师的谈话,知道自己的前途是那样的暗淡和渺茫,尽管他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靠近团组织,能当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就行,可是他永远改变不了他的地主家庭出身。这个阶级斗争的产物,这个地主的概念不仅要永远铭刻在他的身上。甚至还要刻在他的后代的身上。他的父亲受过批斗,他和他的后代也可能受到批斗,即使不挨批斗,他的理想他的希望也是永远实现不了的。

  临近一九六五年元旦的一个漆黑夜晚,反反复复想了好几天的纪大林,对前途已经彻底绝望了的纪大林,背着他心爱 的书包,拿着仅有的一元钱,来到了沈阳的南站,他在南站广场上四处徘徊,想寻求今后的道路在哪里,他在奋力思索,想找出柳暗花明那一村。谁不热爱自己的生命?谁愿意轻赴地下黄泉?这个年龄的青年,哪个不是含苞待放?哪个不是风华正茂?哪个不是对未来充满理想与希望?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他花了三角八分钱买了一张火车票,登上了南下的火车,可是他只坐了一站就在苏家屯火车站下车了,他的头脑里装着无法实现的理想,也许还有说不出的怨恨,也许他恨父亲为什么是地主,也许他恨父亲买那些地干什么?也许还有一连串的解不开的为什么。晚上十一时,纪大林在苏家屯火车站临近出站口的火车道上卧轨自杀了,据查,自杀的现场只留下他的书包和剩下的六角二分钱,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也许他是有话不敢说,也许他是无话可说吧!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10/5/1 9:07:00
--  
太可惜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闲人一个
--  发布时间:2010/5/1 10:32:00
--  闲人一个谨祝中青网全体会员朋友节日快乐!
      人为什幺非要分成分和阶级呢?一个好端端的青年学生就这样的被唯成分论杀害了。悲剧......
--  作者:野稗子
--  发布时间:2010/5/1 11:57:00
--  
哪个朝代都有冤死鬼,还有地主吃喝嫖财赌后成为贫农的,那是命.人生有命呀.(余华<活着>里的富贵就是这么幸运的.)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10/5/2 11:32:00
--  

当年唯成分论,也是极端错误的。但是那个年代遇到能够正确执行政策的领导实在是不容易。

一个人才就这样泯灭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

社会的遗憾,民族的遗憾,国家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