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转帖]追随红太阳---B4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41308) |
-- 作者:海东青 -- 发布时间:2010/5/3 20:33:00 -- [转帖]追随红太阳---B4 B4:砸碎旧世界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首都北京百万革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第一次接见来京进行大串联的全国各地红卫兵、学生和教师。在汹涌入潮般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声音中,毛主席当着百万革命群众的面前戴上了北师大附中红卫兵宋彬彬献上的红卫兵袖章,这无疑明确地表示了他老人家对史无前例的红卫兵运动的坚决支持。同时,林彪副主席在大会上讲话,他对红卫兵们说:“我们坚决地支持你们敢闯、敢干、敢革命、敢造反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我们要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要大立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 第二天,也就是从八月十九日清晨起,首都北京城率先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深入开展“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广大的红卫兵和革命群众纷纷走上街头,撒传单、贴标语、写大字报。搞集会、搞演讲、搞行动,一切与四旧有关系的东西,例如原有的带有四旧特点的地名、店名、校名需要破除。人们旧的带有资产阶级特点的衣着、发型等生活方式需要破除,甚至连人们带有某种封建特点的姓名也要“革命化”。由此,一个以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为内容的文化大革命进入了一个更为激烈动荡的时期。 由于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支持,首都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象一颗革命的火种,迅速把全国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燃成熊熊烈火。在以北京的“破四旧、立四新”行动为榜样的同时,全国的红卫兵和青年学生采取了更为激烈的行为,人们开始冲击更具有“四旧”特征的寺院、庙宇、砸烂文化古迹、捣毁神像、文物,焚烧书画、戏装,从城市赶走“牛鬼蛇神”,勒令政协、民主党派解散,通令宗教职业者还俗,进而自行抓人、揪斗、抄家、游街示众,私设公堂、滥施酷刑,甚至打人致残致死。到处张贴传单和大字报,到处集会演说,向一切“四旧”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抄家、游街、戴高帽成风。 八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好得很》,高度赞扬了红卫兵们“破四旧”的革命心动。 同日,新华社记者写的《“红卫兵”猛烈冲击资产阶级的风俗习惯》发表。 八月二十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语录:“造反有理”。 八月二十六日北京十四中革命学生发表一个著名的向“四旧”挑战的《宣战书》: 你们今后一律不许给那些资产阶级狗崽子、流氓、阿飞、小瘪三们理怪模样、妖里妖气的头发,什么无缝青年式、青年波浪式、螺旋宝塔式、鸭子屁股式……。 沈阳市紧跟在首都北京的后面,采取相应的革命行动“破四旧、立四新”。 八月二十一日沈阳市委率先“破四旧、立四新”。下令将市辖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苏家屯、东陵、于洪、新城于区分别改名为红旗、红星、红卫、卫东、红工、八一、东风、向阳、永红区。 八月二十三日,声势浩大的破"四旧"运动如火如荼、爆炸般地发展,在红卫兵大破“四旧”、大立“四新”时,短短的几天之内就把旧有的各种名字打了个稀巴烂,同时创立了大批具有“革命”意义的新名,中山广场改为红旗广场,光陆电影院改为东方红电影院,卖药的天一堂改为革命堂。大量红卫兵和革命学生涌上街头参与“破四旧、立四新”活动,他们手拿锤子、斧子,身系腰带在中街,在太原街,在北行,在一切热闹的商业街,把那些资产阶级情调的“稻香村”、资本家的“内金生”、洋里洋气的“亨得利”、颂扬个人资本的“老边饺子”与“李连贵大饼”等等不革命的商业名字统统砸掉。更多的红卫兵走上街头,改路名,剪细腿裤,烧尖皮鞋、毁大包头。 八月二十四日,革命群众和红卫兵小将涌入慈恩寺,砸毁了三十多尊作为帝王将相化身的唐代石佛。多少年来人们朝奉的至高无上的神灵,再也不能继续左右人们的思潮了,这些无疑解放了更多人被禁锢的思想。使他们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有更大的胆量,向旧有的一切冲击、挑战,这是多少年以来人们一直盼望的,从来没有过的思想大解放啊!
正在我们认真研究把哪个庙作为我们的第一个革命的目标时,初中时的班长水东风领着几个同学风风火火地找到我,他特地邀请我们学校出几 个学生一同参加他们的革命行动。那个时期重点中学的革命行动往往比较超前,在某种意义上讲,有着领导和榜样的作用。水东风告诉我们,太清宫那个老道集中的地方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太清宫内有大量的封建文化东西,其实质上全是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另外,太清宫内可能还有一条重要的地下通道,不知道从哪里通向哪里,地道里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据说,这个地道通向市政府,当初是准备炸市政府时挖的。根据这个重要线索,我们两个学校一共出动50多名同学,在当天的傍晚把坐落在广宜街十字路口的太清宫,严密地包围起来。 沈阳的太清宫位于广宜街与人民大路的交叉路口,原来叫三教堂,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由全真道龙门派第八代传人郭守真主创。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赵一尘任监院时改称为太清宫。太清宫的建筑面积不算大,有灵宫殿、关帝殿、老君殿、玉皇殿、三官殿、吕祖殿、郭祖殿、邱祖殿八座殿堂。我们进到太清宫院里,首先清除所有老道以外的人,把那些香客与游览的统统撵出寺院,把所有的老道集中到关帝殿里,叫他们按照我们的命令,背靠背地坐成一圈。然后,我们挨个提审那些老道叫他们交待问题。同时,我们也派出部分同学到各个屋里搜查,看看有没有什么反动的东西。文革以前大家都看过“林海雪原”那本书和电影。总觉得这个太清宫就是那个“林海雪原”里山河庙,那个国民党军官假扮的道人,在太清宫里肯定也大有人在。经过一晚上的搜查,我们还真的翻出不少印有离奇文字符号的黄色的印刷品,不过我们搞不懂那些东西的真正意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绝不是宣传无产阶级的东西。随后我们把从太清宫里翻出来的几大车经书,焚文,统统放到关帝庙前面的院子里,一把火给烧了。原来说这里有一个秘密地道能通到市政府,那些披着宗教外衣的家伙,可能等待机会预谋破坏我们革命的新政权。经过我们挖地三尺不断细心的查找,真的找到了那条地道的入口,不过根本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长,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不知道,提审了那么多的老道,他们也说不知道甚至感到惊奇。那时候革命的任务那么多,不许可我们没完没了地“搞明白”。三天以后,我们填平了地道,把所有的老道都赶出了太清宫,并且命令他们永远不许再回来,否则坚决对他们采取革命行动,临走,我们把一张大大的封条贴在太清宫的大门上,宣布本次革命行动胜利结束! 别说“破四旧”,实际上从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公开上演,社会上就有一种明显反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倾向,并把这种生活方式称之为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进攻的糖衣炮弹。党中央和毛主席多次提到人民的生活要象革命红军学习,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因此,“破四旧、立四新” 以来,红卫兵小将和革命群众立即 上街检查那些继续穿高跟鞋,梳披肩发的,剪飞机头的,穿鸡腿裤子的,并要求他们立即改正。如果他们接受教育的态度不好,还会得到人们的指责并对他们的行为立即进行强制的改正。人们在这个时候提倡穿黄军装,理军人头,戴黄军帽,甚至腰上再系一条军用腰带,背上一个黄书包,就是比较革命的形象了。论说,生活革命化倒也没有什么,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朴素生活,艰苦奋斗。然而,不可理解的是,有一回在街上遇到一伙检查穿塑料凉鞋的,据说有一种鞋的鞋底上印有一个周字,说那是鞋厂的反革命分子要把周总理踩在脚下,瞧坏分子多狠毒!这件事情闹腾了好几天,结果还没有明白,又传来更新的消息,堂堂正正的辽宁日报的报头上,有人要篡改毛主席题的报头,据说报头的那个手书繁体的“遼”字里暗含着蒋介石万岁,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太傻,那么多的同学们爬在教室的桌子上,一笔一划地对照查找,最后还是没有找到证据来。 街上开始出现游斗有作风问题的人,那些被人们定为搞破鞋的作风不好的男男女女,被红卫兵,被他们旧日的同志弄双破鞋或者褴袜子挂在脖子上,或者戴上高帽,象民主革命时期游斗地主老财一样游斗他们,游街过程中,一边让她们敲铜锣,一边说谁谁是破鞋,围观的人多,好奇的人更多,尤其是象我们那个年龄的人,正是蒙蒙隆隆感兴趣的时候。很多人参与游斗搞破鞋的,也有很多人愿意听他们自诉搞破鞋的经过。正巧,沈阳北郊东北机械制造厂(724厂)那个地方,有两个有家有口的人偷偷搞男女关系,他们的事情暴露后,合伙将女的丈夫杀死了。这个见不得人的事情东窗事发后两个人被枪毙了,死后,当地的革命群众和红卫兵,把他俩的尸体游斗了一番,最后挂在树上,泼上煤油,给点天灯了。 人的名字往往寄托父母那辈人对于他们的希望,希望他们的将来能有富贵的生活,能有忠孝的行为,能有升官发财的理想。因此,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特色。有一些名字带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比如什么“梅、兰、竹、云”、“春、夏、秋、冬”的,或者带有孔孟之道特征的“仁、义、理、智、信”等等, 显然这些都是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身所格格不入的东西,全部都是需要“破四旧”的对象。 有一个时期,派出所里挤满了需要改名字的人,原来叫“钱元贵”的改称“钱文革”,叫“胡忠孝”的改称“胡向东”,叫“徐耀祖”的改称“徐继红”等等,我有个同学叫“马仕途” 他妈妈给他起名字时就是希望他当官发财,可是,革命运动来了他也希望改个革命的名字,想来想去想改称“马列毛”,言外之意非常明显,共产主义的三大巨头都有了,大家听了都说不好,派出所的同志也不同意给他改,最后改称“马列”一直叫到现在。至于什么卫东、红旗、红军、向阳、建国等等都是首选的革命名字。最感到幸运的是,我的名字原来就叫“世新”,多么符合革命精神,想起来真感到奇妙,给我起名字的老姨就是有远见!有个同学宝生总感到不忿,他说你叫什么四新叫“四旧”的了,我听了以后心里是暗暗地一笑,狗东西有你瞧的!以后见面他就管我叫“四旧”,但是同学们的耳朵里听到的不是“四旧”而是“四舅”,他们问我,什么时候收个大外甥啊,请客请客!教室里是一片哄堂大笑。 随着运动的深入,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红卫兵小将们提出,要求改变我国的现有交通规则,要变右侧通行为左侧通行,他们说右侧通行,不是革命规则,是右派分子们的规则。在中国这样的革命国家,应该是左派处处通行。同时,他们还提出交通路口的指示灯也有路线问题,因为,交通规则说明,红灯停绿灯行这也不符合左派的要求,红色代表革命,黄色代表资产阶级,怎么能红色一出现就停止了呢,怎么处处与红色作对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红灯行、黄灯停才对! 看来很荒唐的事情在当时也能讲出十足的理由,你信吗?反正我信,因为我真正地经历过。 至于旧书,旧报纸,旧杂志更是“破四旧”的重中之重。9月3日我们第一中学里的红卫兵、红后代和革命学生,从住在学校附近的3个老学究的家中,翻出十二手推车的各种书籍,这些书有些我们以前见过,象什么竖排版的线装书一类的,有些以前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看到过,比如一些裸体的人体写生画册,当然更多的是外国与中国的小说,除了平时可以见到的四大名著以外,那些古代的,近代的一些小说,别说内容是特别黄色的,就象《镜花缘》,《拍案惊奇》,《金瓶梅》甚至象《金陵春梦》都是我们没有看见过的,这些东西可以肯定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共产主义的。给他们一条条的分析,肯定是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对象就是他们。那天下午一点多种,我们把抄来的那些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帝王将相的、修正主义的、迷信的书,在学校的操场上堆的像小山一样,然后把这些黄色的腐蚀革命的两万多册精神垃圾,在革命的师生面前变成一堆熊熊大火直上九霄云外,正是革命春风一夜来,小妖大鬼泪滔滔,点把革命红似火,纸船明烛照天烧。 小人物就是小人物,这是永恒的真理。当我们这些中学生认真于小打小闹的时候,那些东工、辽大的大学生们,已经向东北地区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东北局、辽宁省委、沈阳市委发起了攻击。他们要砸烂旧的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管理体制,要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无产阶级的政权。当人们看到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大老爷们低头向革命群众检讨、认罪的时候,才发现什么是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有一段时间,大中学生冲击沈阳市公安局,而且要彻底砸烂公、检、法。坏人们高兴,好人也高兴,简直是无法叫人理解。邻居有位宋大爷,历史上绝对没有问题,肯定也不是反革命,当他听说人们把公安局砸了,他就说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警察这些东西,没有他们不行,有他们还是祸害,是该教训他们一下了! 这场史无前例,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破四旧、立四新”革命运动。以时间上的迅雷不及掩耳。作用上的雷霆万钧之力,四度空间上的超强力度,参与人数上的众多而达到了极限。它以清除一切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无产阶级的势力为对象,向一切人们旧有的,根深蒂固的,信若神明的,发出从来没有过的挑战。这对于唯唯诺诺地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几千年的中国人来讲,无疑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试验,人们从来没有这种机会,没有这种条件,没有这种胆量可以任意向压制在他们头上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主持神父甚至上帝与菩萨发出呐喊,发出投枪,甚至将他们踩在脚下。那些劳苦大众,那些一直生活在最底层的人, 第一次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共产党的伟大。同时,这对于试图以解放全人类并最后解放自己为伟大目标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讲,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能是推动或者发展了古典的马克思主义。也许就是这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不可思议的挑战精神,最终将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因为,一个思想僵化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10/5/3 21:59:00 -- 全都乱套了,一片糟,令人心痛! |
-- 作者:宇鹏 -- 发布时间:2010/5/3 23:23:00 -- “在网友红河谷逝去7周年之际,在此转发他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纪实小说--追随红太阳,以悼念!”——海东青
感谢海东青转来红河谷用生命最后时刻写出的“追随红太阳”纪实性文章。时隔多年读起来仍然令人震撼令人心酸!“追随”的价值不在于今天,而在以后。。。。。 这是在红河谷所剩时间不多时留给惦念他的朋友们的明信片和签名(视力极端下降,在模糊不清的状况下,勉强的签了几本他的书)书的照片:
|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10/5/4 8:47:00 -- 感谢宇鹏朋友的介绍!您辛苦了! ![]()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10/5/4 9:45:00 -- 文革开始太混乱, 很多事物走极端, 想起当年攀极左, 很快过正全闹翻。 |
-- 作者:野稗子 -- 发布时间:2010/5/4 10:26:00 -- 文革是最彻底的颠复人类文明的血腥运动,疯狂的年代不堪回首. |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10/5/4 10:42:00 -- 我这东北的中学生,那样的接见场面经历过三次。 |
-- 作者:永远的柳遥 -- 发布时间:2010/5/4 19:22:00 --
这场史无前例,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破四旧、立四新”革命运动。以时间上的迅雷不及掩耳。作用上的雷霆万钧之力,四度空间上的超强力度,参与人数上的众多而达到了极限。它以清除一切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无产阶级的势力为对象,向一切人们旧有的,根深蒂固的,信若神明的,发出从来没有过的挑战。这对于唯唯诺诺地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几千年的中国人来讲,无疑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试验,人们从来没有这种机会,没有这种条件,没有这种胆量可以任意向压制在他们头上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主持神父甚至上帝与菩萨发出呐喊,发出投枪,甚至将他们踩在脚下。那些劳苦大众,那些一直生活在最底层的人, 第一次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共产党的伟大。同时,这对于试图以解放全人类并最后解放自己为伟大目标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讲,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能是推动或者发展了古典的马克思主义。也许就是这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不可思议的挑战精神,最终将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因为,一个思想僵化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