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原创] 插队拾趣:【画趣】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41356)

--  作者:闲人一个
--  发布时间:2010/5/4 20:10:00
--  [原创] 插队拾趣:【画趣】

 插队趣事                                          

 

 画     趣

 


   喜欢绘画是我在学生时代就有的爱好,从上小学时学画小人书的时候开始,待到我上中学的时候要想画什么都能画得很象了。中学毕业以后虽然搁置了一段时间,但没曾想后来在下乡插队的时候偶尔又捡了起来,还能时常的向外显露一把呢。

  当初我们刚下乡到星星屯插队时,住的知青点还是大队给我们临时腾出的旧房子。在插队的第二年后,大队才用我们知青的建房费又在前院加盖了一趟新房。这幢新房一共九间,中间是个大门洞。在门洞两侧的墙上,经我们知青自己的请求,求大队领导让工匠用水泥抹了两块黑板,留作我们自己搞板报宣传用。当时,我在知青点里担任宣传委员,这两块黑板自然也就成了我有用武之地的试验田了。

  那时我们是每两个星期出一期黑板报,板报的内容无非也都是文革后期关于农村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政治内容:什么学习大寨经验,学习哈尔套经验,割资本主义尾巴啦等等等等。当然结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宣传内容也有。在我设计墙报的版面的时候,感觉就凭我在学校时出黑板报的经验,整好它还是游刃有余的吧。所以在出报的时候,我就充分利用以往的出黑板报的经验,用彩粉笔加上广告颜料,钩边填色的给它来个图文并茂,把那两块黑板报给鼓捣得花花绿绿、热热闹闹的谁看了都要夸上一番,有是连我自己看了以后心里都好沾沾自喜起来。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我们知青点的黑板报不但在我们星星屯,连周围的南北二屯的都闹得小有名气了呢。

  一天,屯中的一个老农来到了我们知青点,他先是站在黑板报前仔细的看了好半天,几次都想和我要说什么,可吭吭吃吃的老半天也没好意思说出来,最后扭头又回去了。过了两天后,托他们队的一个知青给我捎话,说是他家盖了个新房子,想求我给他房子的梁柁、平座和白茬的门扇上画点画,也图个美观讨个吉利,就不知道我肯去不。我听了以后认为当然可以就爽快的答应了。

  第二天我就跟生产队长请了一天假,一早就拿着画笔啦颜料啦的绘画家什来到了他家。可等到了他家大门口往院里一看:好家伙,他家差不多站了一院子的人。一看我进来就把我象迎接贵宾似的拥到了上屋,又是点烟又是奉茶的客气个没完。那架式,赶情他家来了个县长也就这个招待水平吧。可他这一兴师动众的客气劲反倒弄得我的脸一劲发烧,差点连手脚都不知怎么放好了。我只好和他说:“你就别这么客气啦。你弄这么些人象监工似的都看着我,我还怎么干活?先把场子的人清了再说”。那家人一听,连忙点头称是的又把那些人都请出院子哄回家了,就剩下我自己在他家的院子里开始操作。

  那一天我给他家的四个梁柁上先都刷上了红漆,又用黄漆写了“幸福人家”四个大字,每个字的四边还钩上了双线;在窗台上的四堵平座上,我又给他画了四幅新农村的风俗画;两个门扇上我按照他的请求画了荷花和鲤鱼,据他说这是吉庆有余的意思。等我都画完以后,天也快黑了。虽然画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是看起来倒是大红大绿的特别招眼,还真有那么点富丽堂皇的味道。完工后可把他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以后是逢人就宣传,和谁都说他是请了一个 “有名的画匠”亲手给他画的,从大街上无论碰到谁,都往他家硬拉非让人家都进他家看看不可。

  经他这么一宣扬可不要紧,我的麻烦事可来了。星星屯只要是谁家新盖了房子和翻新房子的、家里新打的什么炕琴,柜面、箱座、橱门的人家都来找我给他们画点什么,而且不计题材任我自由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只是有一点,最好和其他人家的花样别重复了就行,因为没有区别就没有比较,都重复了就没法和上一家比试了。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想闲都闲不住了,成天的走这家串那家的画个没完,人家也都排着号的等我。虽然把我累个够呛,可从心里的感觉还是美滋滋的,按现在的话来讲——那可能就是一种成就感吧。

  渐渐的周围屯子的人们也多少知道了我能画两笔劣画,偶尔也有托人找我画画的。那时买一张五角钱的大图画纸都是很贵的买不起,只好上供销社的商店买八分一张糊窗户用的白绵纸将就,只要能画出来画就行。记得那年我当三秋工作队员在于台大队蹲点的时候,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光老虎图我就为当地的人们画了有七张,风景类的就更多了。更可笑的是,有一个沈台大队的社员托人找我,说是他的爷爷死了,留下的寿材没人会画棺材头,问我能不能画。我当然连看都没看过,最后只得在又一个当地画匠的合作下,又是云卷又是莲花又是灵牌的,总算照葫芦画瓢的给凑合着描画上了。

  后来,连公社主管知青的领导都知道了我会这个手艺,那年公社正好要搞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班,在开班其间办了一期展览,就把我临时抽去画了一个星期的展板。这也算是我在下乡插队的四年其间经历的最隆重的一次“大显身手”吧。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10/5/4 20:58:00
--  
哈 你这个手艺在当时真是很吃香的,现在更棒了吧?画家!
--  作者:聆听
--  发布时间:2010/5/4 21:16:00
--  
知青的特长大显身手!现在回过头想,既锻炼了自己又推动了当地的文化。欣赏楼主的才能。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10/5/5 12:05:00
--  
以下是引用聆听在2010-5-4 21:16:00的发言:
知青的特长大显身手!现在回过头想,既锻炼了自己又推动了当地的文化。欣赏楼主的才能。


--  作者:闲人一个
--  发布时间:2010/5/5 21:17:00
--  [原创] 爷爷的故事2

闲人留下的唯一的一件画于1972年的图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03075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黄山黄河
--  发布时间:2010/5/6 0:21:00
--  
   1972年就有那样的水平,可见身手不凡,可以和兔师好好切磋切磋!
--  作者:永远的柳遥
--  发布时间:2010/5/6 7:35:00
--  

 

     确实画得不错。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10/5/6 8:24:00
--  
以下是引用黄山黄河在2010-5-6 0:21:00的发言:
   1972年就有那样的水平,可见身手不凡,可以和兔师好好切磋切磋!

赞成!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