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原创]我与祖国系列之三: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66798)

--  作者:宝泉老人
--  发布时间:2011/10/1 10:45:00
--  [原创]我与祖国系列之三: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与祖国系列之三: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中国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鼓号齐奏,大队旗手和两个护旗手从电影院入门处踏着拍节雄壮的奔向主席台。
       今天是小老三入队的日子,奶奶早早起来为小老三准备了好吃的,并亲自为小老三做了红领巾和两道杠。小老三好骄傲好严肃啊。全班50名同学,只有四名同学被批准加入少先队:班长高世昌(后来下乡宝泉岭15团木材厂);副班长(女)王滨英(据说没上初中,早早进入社会,也就没下乡);田玉芬(女)最漂亮的小女生还学习好,性格好(初中毕业考入齐齐哈尔医士中专学校);再就是小老三。那时入队不像现在全锅端,还是选拔最优秀的,尤其是一年级第一批入队。
      有网友要问,你还最优秀那?不就小混混三爷吗?是啊!也不知咋整的。小老三就是窝里横,在大院这两亩三分地还生死不惧,没见多大世面,见到那麽多同学和老师就鼠咪啦。不敢说话,不敢淘气,但学习好。第一学期成绩除唱歌4分外全是5分,老师鉴定没有缺点,就最后写了一条:希望活泼点。这不入队还当学习委员啦。
     小老三入队的场面自今宝老记忆犹新。主持会场的是高年级大队长三道杠,一个非常漂亮的大姐姐。我们新入队的被请到台上,由高年级少先队员干部給戴上红领巾,给小老三戴红领巾的是个四年级三道杠两个小辫子的有着美丽脸蛋小姑娘李玉霞,后来在某市妇联主任位置上退休,脸蛋已经残不忍毒啦。接着宣誓。主持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时刻准备着!入队仪式结束,还上演了各班的节目。我班的王滨英,田玉芬等好几个女生还表演碟子舞,戴着自己粘的新疆小帽,小辫子一大推......
     那是小宝老的节日。后来少先队歌改成现象这个样子,网上谁还会唱老队歌呢?

--  作者:宝泉老人
--  发布时间:2011/10/1 10:47:00
--  
发贴心情 
50年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时专门为少先队写的队歌,郭沫若、马思聪词、曲。歌词为三段:
我们是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是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一心追随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
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
黑暗的势力已从全中国扫荡
红旗招展前途无限量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
我们要拥护青年团
准备着参加青年团
我们大家要努力学习和锻炼
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战斗在民主阵营最前线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11/10/1 11:49:00
--  
再现了当年的情景,俺也是第一批入队的呢!
--  作者:槐乡
--  发布时间:2011/10/1 15:08:00
--  
这首歌俺也会唱,只是词记不清了。
--  作者:斑马线
--  发布时间:2011/10/1 20:44:00
--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它是烈士用鲜血染成。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后备军。
--  作者:知青一员
--  发布时间:2011/10/1 21:01:00
--  
俺也是队员,队歌听着好亲切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11/10/2 6:52:00
--  .报到
幸福的回忆!
--  作者:宝泉老人
--  发布时间:2011/10/3 1:17:00
--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续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小老三学过的课文,现在还能背诵,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初小第一册首页插图是开国大典,从那里认识了开国伟人。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大红灯笼,毛主席,朱总司令早就是老熟人了,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林伯渠,还有长胡子张澜是从这里认识的。转眼62年过去,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一代天骄都已作古,小老三也垂垂老矣。

那时的国庆是全体老百姓的节日,楼房粉刷,连小燕子窝都捅下来啦,张灯结彩,穿新衣服,白布衫蓝裤子,拿着小旗去游行。小老三才一年级太小,只有和奶奶坐在路边看的份,高楼上散下花花绿绿的传单,抢几张,最得意的是抢到一个小降落伞。游行开始了,前面是我们少先队队伍,大队旗后面几十面大鼓,几百面小鼓,几百支小号奏起少先队队歌,后面是穿着队服手持小旗的少先队整齐队伍。现在想起当时情景宝老心里酸酸的。

下午二哥游行回来,带来小红旗和气球,兴奋地讲着看见那个领导啦,主席台还有劳动模范,戴大红花。接着的饭菜是初了年三十最分丰富的,鱼是不可少的,木耳炒肉,木须肉,老坦焖子是小老三家保留节目,还有蒸肘花。这国庆家宴菜单一直传下来,除了“三年”和那个要票年代,现在宝老家的主菜单还是没变,明天国庆节照旧。

傍晚,街灯亮了,商店霓虹灯闪着图案,秧歌队来了,区政府门前放鞭,小老三捡了好几个没响的小鞭,邀锁柱们,带着小板凳去广场占地盘,等待看露天京剧。那时大气还没有那多二氧化碳保温,晚上挺冷,奶奶给小老三穿上棉袄。台上演啥,小老三不记得了,迷迷糊糊总走神,奶奶抱着还挺暖和,等到再睁开眼睛,已经是十月二号啦。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11/10/3 6:27:00
--  .报到
小学,我也是学校鼓号队的,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骄傲的。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11/10/3 11:50:00
--  
回忆金色的童年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