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白山黑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2) ---- [转帖]<知识青年在佳木斯>——与死神擦肩而过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2&id=99524) |
-- 作者:黑土阡陌 -- 发布时间:2014/1/19 15:57:00 -- [转帖]<知识青年在佳木斯>——与死神擦肩而过 □陈新 七零年八月份的一天,队里抽了六个壮劳力打羊草,我在其中。东河的草场很美,低处是湿地,水草丰茂,一条小河蜿蜒曲折,流向远处的乌苏里江;高处一面坡,依傍着一片茂密的白桦林,林间草地上开满了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经常有野鸡和狍子出没。 打羊草是个力气活,二寸宽、三尺长的芟刀用好钢锻制,一人多高的刀把和刀身成直角,呈L状,加上手柄足有七八斤重。打草时,左手握住刀把上端,右手抓住横绑在刀把中部的手柄,抡圆了双臂,手、足、臀、腰同时发力,一刀下去,“刷”的一声,刀身贴着地面,从右至左将茂密的羊草齐刷刷地割倒。这时,在你面前出现了一条一尺来宽、二米来长的半弧形刀迹,然后迈上一步,又是一刀、两刀、三刀,如此反复,直到草场尽头。这叫一趟,短的几十米,长则几百米。当地人说,打羊草时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使劲的,连男爷们儿的命根子都晃荡,这话一点儿不假,一趟下来,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脱光了膀子还嫌热,恨不能光腚才好。一趟到头,必须磨刀,将刀把放平,刀头朝上,用一块手指长的石英砂磨刀石,蘸上唾沫,在刀刃的两面来回磨擦。磨好后再看那薄如纸张的刀锋,蓝汪汪、阴森森,浑身透着一股杀气。 那天骄阳似火,热得出奇,打了七八趟就没劲了,又饿又渴,几个人一商量,干脆啃点儿干粮喝点儿水,歇歇晌再干吧。于是,找了块阴凉地儿,各自磨完刀,将刀头冲上,刀把朝下插在地上,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吃喝起来。打草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芟刀都不准横放在地上,因为芟刀锋利无比,放在地上被草掩盖不易发现,万一不小心踢到,脚脖子就削断了,因此,休息时必须将芟刀倒插在地上,而且要插牢。那天的事就出在插刀上。一块苞米面饼子还没下肚,我眼睛的余光突然发现其中的一把刀摇晃起来,抬头一看,“不好”!一把未插牢的芟刀,刀头冲下,直挺挺的朝我们六个人砍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我左手支地,右手迎了上去。本想抓住刀把,没想到正迎在刀锋上。芟刀被我隔挡了一下,倒在人堆外,而我的手掌外侧却被重重地砍了一刀,我下意识地捏住了伤手,尽管当时并不感到疼,但凭我的经验和直觉,这一刀砍得不轻。伙伴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傻了,缓过神来才明白刚才的一刹那间我们都与死神擦肩而过。王振华起身要给我包扎,我捏住伤口的手稍一松开,一股殷红的鲜血喷得他满脸都是,我知道手掌的小动脉被割断了,光包扎是没用的,必须尽快缝合。我吩咐王振华立即赶回队里给公社卫生院打电话,让他们做好手术准备,我捏住伤口,将伤手举起高于心脏,径直朝二十里路以外的公社走去。 说是卫生院,实际上只有一位刚从佳木斯医学院毕业的卢大夫,唯一的护士是从北岗生产队抽上来帮忙的小费姑娘,根本就没经过专业训练。我在门诊桌边坐下(没有手术室),在卢大夫紧张的眼神下慢慢的松开了伤手。连我自己也惊呆了,一道深不见底的伤口从小指根部一直延伸到手腕处,足有十公分长,血肉模糊的伤口里沾满了刀锋上残留的磨刀泥屑,黑的、红的夹杂在一起,惨不忍睹。经卢大夫检查,这一刀深达骨头,肌肉、血管、神经、肌腱全被切断,需内外缝合两层才行,而且不能保证术后手掌功能完全恢复。更让人揪心的是,卫生院从未动过手术,没有麻醉药库存,于是,缝合手术就在没有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开始了。卢大夫用一条绷带将我的伤手绑在椅子扶手上,让我转过头去不要看,小费站在我左面,扳住我的肩膀以免乱动。首先是清创和消毒,双氧水和酒精棉球在我的伤口里来回涂擦,粘在伤口里的磨刀泥屑很难洗清,一遍又一遍,疼得我满头大汗、咬牙切齿。然后是缝合肌肉,最后缝合表皮,两层十六针,总算熬过了这漫长的四十分钟。这时我才发现,紧咬着的牙关僵硬得张不开,短裤都被汗水湿透了。卢大夫脱去手套,摘了口罩,翘着大拇指对我说:“小伙子,好样的!关云长刮骨疗毒不过如此”。 一周后,由于我带伤参加麦收,伤口感染了,排脓、打针、吃药,折腾了一个月才痊愈。但正像卢大夫所担心的,右手掌的功能并没有恢复,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小指和无名指无法弯曲。一直到今天,冬天气温低的时候,别的手指都正常,唯有这两根手指是冰凉的。 (作者陈新是在黑龙江抚远县下乡插队的杭州知青) |
-- 作者:苦辣酸甜 -- 发布时间:2014/1/20 9:37:00 -- 好险!捡条命。事故源于太小没经验,手未愈却是因农村的医疗条件。知青真可怜。 |
-- 作者:闲人一个 -- 发布时间:2014/1/20 11:40:00 -- 记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 作者:鹤鸣 -- 发布时间:2014/1/21 9:32:00 --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4-1-20 11:40:00的发言: 记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问候闲人老弟好!您说的太对了!同感!
|
-- 作者:黑土阡陌 -- 发布时间:2014/1/21 11:15:00 -- 以下是引用苦辣酸甜在2014-1-20 9:37:00的发言:
好险!捡条命。事故源于太小没经验,手未愈却是因农村的医疗条件。知青真可怜。 确实很危险,作者当年18岁。谢谢荒友关注。 |
-- 作者:黑土阡陌 -- 发布时间:2014/1/21 11:19:00 --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4-1-20 11:40:00的发言:
记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位知青现在是杭州某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确实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 作者:黑土阡陌 -- 发布时间:2014/1/21 11:21:00 -- 以下是引用鹤鸣在2014-1-21 9:32:00的发言:
问候闲人老弟好!您说的太对了!同感!
谢谢荒友关注! |
-- 作者:逗你玩 -- 发布时间:2014/1/24 7:29:00 -- 好样的,勇敢、坚强的知青一代,这种精神在以后的岁月中,已被社会广泛认可。我所接触的一些单位中层、骨干多为知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