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彩云之南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3)
----  [原创]相处十载终难忘,离别再聚情更浓--李自森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3&id=23850)

--  作者:雷午寨主
--  发布时间:2009/8/3 20:49:00
--  [原创]相处十载终难忘,离别再聚情更浓--李自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自森致辞8.2.jpg:


相处十载终难忘,离别再聚情更浓

           ——  在北京知青到云南边疆上山下乡40年联欢聚会上的讲话

 

 瑞丽农场党委书记   

 

知青朋友们,同志们:

    在这阳光灿烂、万象更新,缅桂花飘香的金色八月,您们怀着寻根的情结,汇集在一起,与30年前的老战友老朋友相聚,叙昔日之深情,话离别之思念,续接友谊之纽带,使我们深受感动。首先,请允许我们六位在北京挂职的同志代表云南农垦30多万名职工群众,对您们的这次聚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问候!

    知青朋友们,40年前,您们告别养育您们的父母,告别养育您们的首都,只身来到还很闭塞,还很贫穷的边疆农场,加入屯垦戍边、开发边疆、保卫边疆,为祖国种植橡胶的行列中,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过早地体验了人生的艰辛。

    十年中,您们与老工人一道,在人们称为瘴疠之地的亚热带的丛林中,顶风冒雨,披星戴月,上山开荒种植橡胶,下坝栽秧打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夜深人静时,还站岗巡逻,保卫边陲的安全。共同的历史使命,把您们和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共同的命运,使您们和我们荣辱与共,同甘共苦。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结下了深情厚谊。

    十年中,您们把城市文明和科学文化带到边疆,促进了边疆的进步历程。我们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您们用灵巧的双手,打制出精致的蒙板床,三抽桌,双门柜,使老工人们大开眼界,逐渐告别那摇摇晃晃的竹笆床,告别那不避尘埃的竹笆柜,使生活质量发生了巨的变化;当我们老职工子女步入上学年龄时,您们又走上讲台,孜孜不倦地教授科学知识,传播文化文明,启迪他们的心灵,为农垦培育了一代新人;您们把都市的现代信息向老工人传播,缩短了边疆与内地的距离。毫不夸张地说,边疆社会的进步,边疆农场的发展,与众多的知青十年支边有着密切地联系。在这里我要大声的告诉你们:云南农垦没有忘记你们,农场的老工人没有忘记你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1979年前后,根据国家政策,您们离开了农场,回到了生养您们家乡。您们虽然人走了,但您们那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您们为我们农场奉献的青春,您们与老工人结下的深情厚谊,您们亲手种植的胶树茶苗永远地留在了边疆,永远地留在了我们农场,永远地记在我们老职工的心里。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我们分别三十年了。30年来,您们想念着我们,我们也牵挂着您们。我们把挂念变成决心,努力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环境。目前云南农垦生产发展、职工队伍稳定,改革处于攻坚阶段,“二次创业”已紧锣密鼓展开,为加快农垦改革步伐作着不懈的努力。云南农垦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我们相信,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云南农垦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欢迎广大知青朋友们常回第二故乡看看!

    最后祝愿知青朋友们,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样样好!
说明:题图照片拍摄者为如歌网友,在此致谢!


--  作者:风雨人生
--  发布时间:2009/8/3 21:59:00
--  
感谢农场对我们知青在边疆时付出的肯定。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9/8/4 10:21:00
--  
热情洋溢的讲话!
温暖着大家的心!

--  作者:雷午寨主
--  发布时间:2009/8/5 8:01:00
--  
云南农垦的一切,时时吸引着我们的视线,时时萦绕在我们的心里。
--  作者:八团的
--  发布时间:2009/8/5 9:26:00
--  

李书记的肺腑之言令人感动!仿佛又见到我纯朴的老班长,副指导员,他们都是老复转官兵,新中国第一代垦荒人,是他们领我们真正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步。人至暮年,荣辱哀乐早已不放在心上,但对红土地的那份深藏着的情,却始终未变。谢谢李书记!


--  作者:雷午寨主
--  发布时间:2009/8/6 8:33:00
--  
    李自森书记是农场老同志的儿子,我们在时,他年纪还小,现在正是当干之时,就是他们正带领着广大职工依然奋斗在那片红土地上。
    看到他和同来的几位领导,确实又让我们看到了农垦职工的朴实、诚恳和善良,又使我们怀念那些常年战斗在第一线的一代、又一代的职工们,以及当年南下部队干部那南腔北调的话语,还有郁郁葱葱的橡胶林、随风摇摆的稻穗、坑洼泥泞的山路、清澈甘甜的山泉、漫山遍野的菠萝、香气诱人的嘛朗(菠萝蜜)、……
    多想再去爬勐秀山,重游瑞丽江,再和老工人们畅饮纯米酒、火烤牛干巴!
    祝福农场和谐发展,职工安康!

--  作者:树林成行
--  发布时间:2009/8/7 22:10: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逍遥无忌
--  发布时间:2009/8/8 0:34:00
--  
那几位农场领导虽然比我们年纪轻,但是,在我们的眼里,他们代表了当年那些关心我们、引导我们生活前进的老场长、老领导。自然就有“见到你们总觉得格外亲”的感觉。
--  作者:红土地青春
--  发布时间:2009/8/8 15:59:00
--  
相处十载终难忘,离别再聚情更浓
谢谢李自森书记带来的诚挚问候.
--  作者:开心
--  发布时间:2009/8/8 17:49:00
--  
云南农垦没有忘记你们,农场的老工人没有忘记你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您们那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您们为我们农场奉献的青春,您们与老工人结下的深情厚谊,您们亲手种植的胶树茶苗永远地留在了边疆,永远地留在了我们农场,永远地记在我们老职工的心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