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彩云之南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3)
----  [推荐][原创]王午的手提包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3&id=69374)

--  作者:雷午寨主
--  发布时间:2011/11/23 9:03:00
--  [推荐][原创]王午的手提包

    近期,为了《北京赴滇知青图片文物展》,我多次利用各种介质宣传,努力收集当年的老照片、老物件。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支持。11月20日,原11团4营的王白送来了珍藏的老照片和弟弟王午托她带来的芽接刀、切片刀,照片,还有一个手提包。并附上了一篇简短的小文。我将这些一一拍照后,传至筹委会。现将其中的手提包展示给大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王午的提包.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王午的提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王午与姐姐王白.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王午与姐姐王白

我的手提包

    我的手提包可有些年头了,那是在1969年为上山下乡而买的。那年头可没有什么拉杆箱、旅行背囊什么的,也没有蛇皮袋,商店里卖的只有一种样式——人造革手提包。

    这个包是当年我在西单商场买的,价钱是五块六。买的时候看着那55公分的手提包够大,真到用的时候却嫌小了。两年一次的探亲假对于知青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每次探亲时都尽可能多带些东西,把个提包撑得胀鼓鼓的,常常因为包太重而把拎手扯豁。好在当时有专门修理的门市部,花三角钱就能把拎手修得结结实实的。

    在云南农场十年间,这个提包被各地知青借用,去的地方比我多多了。它先后曾去过六次北京、两次上海、两次成都,还曾到过重庆、武汉、南京、杭州、桂林等地,去昆明更是不计其数,水路、陆路走了不少。当我最后一次自云南返回北京时,已是1979年,提包的样式比十年前已有了很大变化,同路的旅客见到包上“最高指示”都笑道:“你的包该进博物馆了。”可我每次看到它,都会自然地联想到探亲路上的情景,想起云南农场的生活及伙伴们。

    这提包已成为那段难忘历史的见证物。

 

                             原云南瑞丽农场弄岛分场六队   王午


--  作者:红土地青春
--  发布时间:2011/11/23 15:02:00
--  

好个“手提包”——好个知青伙伴。看到它,知青生涯的岁月历历在目。


--  作者:远山净
--  发布时间:2011/12/2 8:01:00
--  
      知青的手提包能保留到四十二年后的今天,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实下,真是珍贵,足以见证主人对十年岁月的珍惜。当年红土地上栽种的小苗早已长成大树,年轻的军垦战士们也已经双鬓白发,感谢展览筹备组的辛勤劳动,期盼展览圆满成功。
--  作者:风吹凤尾竹
--  发布时间:2011/12/3 19:20:00
--  
    手提包与短文,竟让我热泪盈眶,心里的感受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来描述……。手提包不但装下了我们探亲旅途中所需的衣物和尽我们的经济能力所能带给亲人的点滴食物,诸如花生白糖等,更装下了我们旅途的劳累和艰辛。晕车,吐的一塌糊涂,住宿,给臭虫提供美餐,更有昆明火车站的昼夜守候。……那时我们真年轻。探亲假转眼即逝,于是,手提包又满载着亲人的不舍和我们的不依,一步三回头的上路了…………
--  作者:塔松
--  发布时间:2011/12/3 23:58:00
--  
小小手提包可是知青的朋友哇!当年那可是全靠它在第一和第二故乡之间做贡献哪!它可是名副其实的薄皮大馅,里边装满了父母对儿女的真爱,里边也装满了老乡对知青的真情!说起来,它是有功之臣!雷午寨主版主您们组织知青文物展,一定会得到知青们的倾情关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