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记忆与珍藏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08)
----  [原创]票证的记忆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08&id=31593)

--  作者:天籁玄琴
--  发布时间:2009/11/24 22:37:00
--  [原创]票证的记忆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30年,人们的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通讯交流方式等等,都与30年前完全不同,本文仅说说票证变迁的故事。

票证记录着一个时代、一段经历和一段历史。在改革开放前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月里,物质供应都是靠国家计划,按人头进行分配的,许多生活必需品都是按量供应,所以票证成了那些年代购物的必备物件。许多商品,有了票证还要排大队才能买到。从小就看见大人们在领回票证后,认真地分类、做记号、定使用计划。记得的票证大致有:粮本、居民购货证(副食本)、煤气本、粮票、油票、布票、棉花票、肉票、糖票、肥皂票、工业券(用于购买毛线、毛巾、鞋等)等等。还有一些计划供应的物品是记录在粮本或副食本上的,如鸡蛋、麻酱、粉丝、火柴、花生、瓜子等等。这些票证陪伴着人们度过了那艰苦难忘的岁月。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市场经济的春雨滋润了华夏大地,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走进了新时代,逐步迈进了小康生活。随着物质商品的逐渐富足,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票证就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历史的印记,成为我们茶余饭后回忆的谈资。如今物资丰富,花样繁多,我们想买什么有什么,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快乐的生活。

现将自己保存的一些票证,展示在此,供大家回顾欣赏。

民以食为天,粮本和粮票当然是所有票证中最为重要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93年5月份是使用粮票的最后一个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83年是使用布票棉花票的最后一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09/11/25 6:28:00
--  
虽未见图片,但是对当年票证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09/11/25 9:41:00
--  

注:此帖是天籁玄琴网友提供的票证帖子。

 

 

1985年一季度是肉票的最后使用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北京市购货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93年起,就不再使用居民购货证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89年,用上了天然气,告别了搬运煤气罐换气的历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09/11/25 9:47:00
--  

注:此帖是天籁玄琴网友提供的票证帖子。

 

1994年,装上了热水器,可以在自己家里冲洗淋浴澡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牛奶供应充足,不需要再订牛奶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些票证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却越来越好,再不用为买不到什么而发愁。如今,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惠民利民的政策,如:从2009年起,65岁以上的老人可享受免费乘坐城区公交,免费上公园和博物馆,9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10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贴……。

  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富强,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09/11/25 9:49:00
--  

 谢谢天籁玄琴朋友提供的票证资料,您又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买什么都要票,买什么都排队的年代。虽然那个年代永远地过去了,但留给人们的记忆却是深刻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09/11/26 6:23:00
--  
这些票证见证了当年我们的历史!
--  作者:老连
--  发布时间:2009/11/26 10:00:00
--  
我们就是在各种票证的使用中长大成长的,收藏票证已成为我国收藏界一大热门。
--  作者:海喜
--  发布时间:2009/11/26 13:10:00
--  
这些票证当时也能开后门,找到职能部门领导就能多领的。
--  作者:北大荒老头
--  发布时间:2009/11/26 20:09:00
--  

看来海喜朋友走过后门喽!哈哈哈!(开玩笑啊!)


--  作者:内蒙五原
--  发布时间:2009/11/27 17:02:00
--  
 最早的倒买票证者收购的是香烟票,因为有些人不抽烟,所以烟票的余额最多。葛剑雄记得当时有浙江的老太太挎着小篮子,里面装着鸡蛋,在弄堂里偷偷摸摸地换烟票,牡丹、大前门等好烟是红色票,所需要的鸡蛋也就多。后来又出现了拿塑料盆、粮票等来换烟票的,浙江乡下一向人多地少,那里的农民,即使是在严酷的1976年,也在想办法为自己赚取一点点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