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新体现代诗歌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17) ---- 青涩的芦苇丛——青春记忆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17&id=4219) |
-- 作者:孙书权 -- 发布时间:2008/9/2 16:21:00 -- 青涩的芦苇丛——青春记忆 青涩的芦苇丛 -----青春记忆
楼群腆露着斑驳的湿疹 连天空都是失败的 只有驾驶一辆闪亮的黑车 无声地驶进记忆的深处 牵引心尖上那一块小小的亮绿
青涩的芦苇丛 遭遇我就哗哗地热烈激动 在柔软的老苇叶的棕黄上 偶有几枚青白的野鸭蛋 那正撩泼水的皱纹 红掌的母亲睁着孩子的乌眼睛 抚摩它的翅膀腋窝 你会被温暖所感动
一只小木舟 湿漉漉的粗麻绳有点硌手 挂着滑腻的绿苔 偶一压桨竟惊跳一条白银的大鱼 扑通一声过后 让湖面更静
你突然悟到以往生活的荒谬
躺在小船甲板上 她将剥开的莲子送入你的口中 她的曲线伸向天空 那耸动的胸 支撑着一朵白云
此刻 我想到死 竟然 没有想到生
|
-- 作者:悠然 -- 发布时间:2008/9/2 19:21:00 -- 青涩的记忆竟然这样令人感动! 为什么想到死?这里是天堂吗?生活不会总是败笔哦! |
-- 作者:孙书权 -- 发布时间:2008/9/3 8:52:00 --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特让人怀恋的事情也不多,而正是这不多的怀恋往往是照彻我们一生的烛火。 想到了死,是惬意极至。呵呵。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9/3 9:00:00 -- 我从来没有能深入到茂密的苇丛中去,却指挥过一场在岱海边上栽种芦苇的战斗。 那是1978年的夏天,知青共大组织第二届长训班学员到岱海边上一小村子驻扎,上百人的队伍要栽植大约近万亩的新苇田。我当时已经留校成了教职工,成了这场战斗的实际指挥者。 一小部分男生坐小船到原生苇丛中割来苇子,大队人马按照宽一米的间距,每向海深入一米栽下一枝苇杆。我说是指挥,其实主要是安排大家的吃住和医疗(太阳太毒,一般一天人的皮肤就晒得受不了了,加上海水盐份大,很多同学腿上过敏反应严重,得想方设法赶他们回去休息)。 这帮完全由知青们组成的学员真能拼命。原定十五天的任务,不到一周就顺利完成了。担任技术指导的农场领导表示非常满意。我也算是干了一回“农”活。 |
-- 作者:孙书权 -- 发布时间:2008/9/3 17:20:00 -- 老龙尽当领导了,也不深入实际。呵呵。这首诗抒发了自己的真感情,让各位再看看。 |
-- 作者:那一片芦苇地 -- 发布时间:2008/11/21 14:57:00 -- 青青的芦苇丛,青色的记忆里有多少难忘的梦境,,,,提~! |
-- 作者:长吟归去来 -- 发布时间:2008/11/22 10:53:00 -- 诗有千解。这首诗使我想起最近读过的一本王军的书《城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难矣! 鲁迅说过“我不但时时刻刻地解剖别人,而更多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但愿将来能豪情满怀地唱一支优雅的歌。那才是我们的骄傲, 也是民族的骄傲。 |
-- 作者:招小波 -- 发布时间:2008/11/22 11:28:00 -- 躺在小船甲板上 她将剥开的莲子送入你的口中 她的曲线伸向天空 那耸动的胸 支撑着一朵白云
此刻 我想到死 竟然 没有想到生 极美!令我叹为观止。 |
-- 作者:那一片芦苇地 -- 发布时间:2008/11/24 17:10:00 -- 读你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诗人的气质,而诗人的气质是与身俱来的,它是学不来的。 |
-- 作者:无声 -- 发布时间:2008/11/24 18:41:00 -- 不懂死焉知生? 在生死之间找到了永恒,才能体会生的意义和死的宁静!生命就象那支木舟,而死亡就在静静的湖中.然而死亡中仍有生命,生命的归宿并不就是死亡! 百年后再来看这首诗,就象一叶绿舟在湖面上飘摇...... 楼主好心胸! 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