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梦萦天山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18) ---- [转帖]《我们的梦从天山开始》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18&id=35965) |
-- 作者:玉龙 -- 发布时间:2010/2/4 16:32:00 -- [转帖]《我们的梦从天山开始》 提供给朋友们《全国知青网汇集》 http://www.zuoxuan.com/zqwz/gdwz.asp |
-- 作者:玉龙 -- 发布时间:2010/2/4 16:39:00 -- 《我们的梦从天山开始》
“不敬你香奶茶,也不敬你哈蜜瓜,敬你一杯雪山水,盛满了心里话。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你一树沙枣花。”———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芳草湖农场一间会议室里,带有浓郁新疆风格的舞曲热烈而悠扬,十几位60岁的老人像年轻人一样翩翩起舞。当熟悉的《送你一束沙枣花》再次响起时,王国征已是热泪盈眶。“40年了,我们终于又回到了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知青’,就是返城、伤痕文学———其实这是误解。”回首40年前的选择,王国征并没有后悔,但让他感到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段历史。其实,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当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书中记载了一代支边青年的心绪写真。 “我们是自愿的。当时的生活确实很艰苦,但现在留在我们心里的,都是甜。”现在担任石家庄市社科院院长的王彤至今还记得报名去新疆时的情景。她在《那魂牵梦萦的地方》一书中写道:1964年5月,我大病初愈。偶然听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天津招人的消息,立即报名。一个和我很要好的同学提醒,“新疆风沙大,听说风可以刮来石头,而且一星期刮四次。”“家人都想不通,为什么我放着平坦的道路不走,非要跑到新疆那么一个边远的地方去”,王彤说,“可我对自己的选择很有信心。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一辈子待在大城市,没出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了用理智代替激情,我对40年前的选择绝无悔意,是这一步成就了我的一生。” |
-- 作者:梭梭柴 -- 发布时间:2010/2/4 17:12:00 -- 谢谢玉龙的“全国知青网汇集”
“那魂牵梦萦的地方”汇集了新疆知青真实的故事,每个知青经历都能是一本书。为这本书的出版发行,王国征倾注了多少日日夜夜的心血,发挥了他积出版业的才智,出版了一本水平很高的知青作品,为新疆知青做了件大事。还有孙连奎等许多战友做了大量的工作。谢谢! |
-- 作者:冷燕 -- 发布时间:2010/2/5 23:48:00 -- 以下是引用梭梭柴在2010-2-4 17:12:00的发言:
谢谢玉龙的“全国知青网汇集”
“那魂牵梦萦的地方”汇集了新疆知青真实的故事,每个知青经历都能是一本书。为这本书的出版发行,王国征倾注了多少日日夜夜的心血,发挥了他积出版业的才智,出版了一本水平很高的知青作品,为新疆知青做了件大事。还有孙连奎等许多战友做了大量的工作。谢谢! |
-- 作者:冀愚书斋 -- 发布时间:2010/2/20 11:49:00 -- 《那魂牵梦萦的地方》是一本水平很高的知青作品,我拜读过,我也从中录入一些资料,编入《天津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记事》中。王国征、孙连奎等许多战友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谢谢他们!! |
-- 作者:和田玉 -- 发布时间:2010/3/1 17:22:00 -- 我是因给《那魂牵梦萦的地方》投稿而认识了王国征、孙连奎、刘建伟等几位知青老大哥,他们确实为这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王国征主编,付出了很多辛苦,甚至垫付了不少资金。他们为了丰富新疆知青的晚年生活,组织了各种联谊活动和文娱活动,他们无怨无悔无私奉献,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