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梦萦天山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18) ---- [原创]庆贺芳草湖农场建场50周年系列----梦从这里开始(一)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18&id=57746) |
-- 作者:王国征 -- 发布时间:2011/3/31 16:17:00 -- [原创]庆贺芳草湖农场建场50周年系列----梦从这里开始(一) 梦从这里开始 ----追寻在芳草湖农场的青春往事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度过了青春年华的地方,在一个人的心中始终留有难以释怀的情结。 上个世纪60年代的1964年,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我,受时代精神的感召,为了追求青春的梦想,响应中央号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学业,从海河之滨来到了祖国的西北边陲。从此,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的芳草湖农场便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并从这里起步,开始了我全新的人生历程。 风雨沧桑,多少年来,总是难以忘却那段屯垦戍边的青春经历,尤其是走到了人生岁暮,梦里醒里,只要提起芳草湖,这抒情诗一般优美动听的名字便会激起我无尽的遐思:那拿云的少年心事、那青春求索中的欢欣与彷徨、那歌声合着泪水的苦乐情怀、那艰苦岁月中结成的纯真友情……一件件、一串串地纷至沓来,引领我飞越时光,去重逢飘撒在第二故乡的青春身影…… 追梦东河坝 1964年7月初,正值农场收割麦子的季节。黄尘飞扬的呼图壁至芳草湖公路上,一辆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牵引着一台身躯庞大的苏制康拜因收割机,慢慢地由北向南爬行着。在途经5分场渭户生产队时,有两位浑身沾满灰土的年轻人从康拜因上爬下来,扛起卸下的行李,下了公路,奔东边的一条小路走去。这便是不满18岁的我与另一位天津支边知青孙振声,从芳草湖总场前往6分场报到。 穿过渭户小学,我俩小心翼翼地走过架在一条河沟上的独木桥,便来到了6分场的属地。此时一辆小牛车正等着我们。坐在车上欣赏着路边的庄稼和零零落落的土房子,心中涌出一股既兴奋又亲切的感觉:告别天津快20天了,终于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了! 来到场部东河坝,只有一位场部秘书 高秘书解释说,场部人员都下生产队夏收去了,书记和场长过几天会回来看我们,让我俩先好好休息几天。吃晚饭时我认识了两位乌鲁木齐市的学生张绍荣和白素娥,她俩也是刚刚报到不久,正等待分配。都是年轻人,见面自然熟,她们向我描述了亲眼所见的农场现状,好心地告诫我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我去找高秘书请战:“分配我什么工作?”高秘书说:“领导都不在,先休息几天吧。”“不,我不是来休息的!”我坚决地说。见我态度恳切,高秘书说:“那你帮我编简报。”我一听,非常高兴。因为在学校时,我是校报社总编,出张简报不是难事。说干就干,我立即动手设计报头和各类表格,还即兴写了几首打油诗,然后便刻蜡纸、调油墨,当天下午就印出了《夏收简报》。 |
-- 作者:王国征 -- 发布时间:2011/3/31 16:18:00 -- [原创]庆贺芳草湖农场建场50周年系列----梦从这里开始 第三天我又找高秘书派工作。高秘书说:“你会演节目吗?”“演节目?怎么演?”我有些迟疑。“也没什么,就是到田间地头去慰问职工,随便演点什么都行。”我立即找小张和小白商量,又拉上场部一个通讯员,还有当天刚来场报到的天津女支边青年刘俊兰,一共6个人,算是组成了一个“夏收宣传队”。晚上我们还进行了排练,节目有小刘、小张和小白的独唱、合唱,我的诗朗诵和天津快板儿等。 第四天天刚蒙蒙亮,我们便出发了。高秘书递给我一个竹板,问:“会使吗?”“会一点,打不好。”我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多练练吧。”高秘书带着鼓励的口气说。我接过竹板,一边走一边练起来,个把小时后,还居然能打出点来了。 第一场演出是在机耕队干活的田头。小刘、小张、小白唱完我们自编的“麦收小唱”后轮到我朗诵了。我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先作了个自我介绍,然后突然卧倒在地上,再装作挣扎着慢慢跪立起来,开始朗诵革命烈士陈然的诗《我的自白书》:“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的举动先是吓了大家一跳,有几个人还站起来准备去拉我,随即发现原来是装的,才笑着又坐下了。演出完了,我拍拍身上的土,给大家鞠了一个躬。突然间,职工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机耕队的吴指导员是河北唐山人,说话非常幽默,他走到我身边,拉着我握了握手,笑着说:“小伙子,下次再躺下时,先打个招呼,我给你身子底下垫点东西。”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不止。 第一次田头演出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几个临时演员的士气,也在农场职工们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返回场部后,我们连夜进行了总结,又挖掘了几个节目,并商定明天起,每到一个生产队后,先找队长,党、团支部书记等人了解好人好事,然后立即编写成快板、打油诗什么的,并尽可能将我们编写的词填到一些熟悉的歌曲和小调中,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 整整一个夏收季节,我们这支宣传队走遍了6分场的每一个生产队,走到哪儿都受到干部和职工们的热烈欢迎。20多天的演出,居然还有了点小名气,各生产队的团员和青年们都乐意和我们接近,聊聊天。这种初期形成的好人缘,也为我以后从事共青团的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夏收结束,我被正式分配到分场政治处,担任负责共青团工作的青年干事。以后每到春耕、夏收、秋收和冬季农田基本建设时节,我都要带领临时抽调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用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去慰问职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好人好事等等。这些后来都变成了团委的例行工作。 因为经常编演文艺节目,下生产队还要组织青年们学唱革命歌曲,所以无论走到哪里,我嘴里总是习惯地哼着歌儿。有时回场部或到基层连队,常常是人还未到,歌声先至。时间长了,大家都亲切地称呼我:“咱们场部的年轻人”。 “群山”与“小草” 经过了夏收的练兵,我的表现和能力得到了场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心里美滋滋的,开始有点飘飘然,幼稚地以为农场的工作也不过如此,渐渐滋生了一些骄傲自满情绪。 |
-- 作者:王国征 -- 发布时间:2011/3/31 16:19:00 -- [原创]庆贺芳草湖农场建场50周年系列----梦从这里开始 秋收大忙季节到了,我去生产4队蹲点。队里分配我同妇女们一起去扦割高梁穗。(当年农场以种粮食为主,秋粮主要是玉米和高梁。而收割高梁的方式也比较粗放:先用镰刀把高梁穗扦割下来,然后放大牲口吃秸杆,再点火烧荒,最后用拖拉机犁地,将草灰翻到地下做肥料。)这项农活的劳动定额是扦割800公斤高梁穗记10分工。 我提着一个大篮筐,走进分配给我的一块地里,挥起大镰刀便砍,高梁杆砍倒了,高梁穗却没被割下来,于是只好又蹲下去拣起高梁杆,手捏着穗头再补一刀……割了大约十几筐后,渐渐地听不见周围人说话了,我知道人家已经走远了。为了不被落下太远,我开始加快了速度,但谁知忙中出乱,割着割着,刀便割在自己的手上了…… 日落收工,一天下来,干这种看似简单的农活,我却没能完成分配的定额。 第二天我早早地就钻进了高梁地,但心里头却有点发憷,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有两位女青年主动走过来,告诉我要先用镰刀将高梁头勾过来,再用左手的指缝夹住穗头下的秸杆,迎着镰刀稍稍用力向上一掰,一棵高梁穗便捏在手里了。这样左手4条指缝加上手心,一只手可以捏住5根穗头,然后一块摆放进筐里,工效自然就提高了。经过她俩反复耐心的示范,我终于逐渐掌握了要领,进度明显地加快了,几天后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大秋结束后,农场职工们又投入到开挖东干渠的大会战之中。一天,我到总场团委开会,返回分场时恰逢总场的一位领导去6分场检查工作,便搭了一趟便车。汽车径直开到了6场施工的干渠工地。一下车,便听到有人喊:“王干事,干活来啦?”又有人喊:“王干事,会挖渠吗?”听到这儿,我脸上有点发热,立即回应说:“来,咱们比试一下。”话音一落,呼地一下,围上来二三十个年轻人。我脱了鞋,挽起裤腿,接过3队团支部书记刘志文手中的铁锨,开始挖起来。一锨、两锨、三锨……随着青年们的起哄声,我一口气连挖了十几锨,胳膊开始哆嗦起来,锨中的泥土甩出去一米多就散落在渠底。此时,我鼻子、嘴并用,大口地喘着气,豆粒大的汗珠从脸上成串地滚落下来…… 刘志文见状赶忙喝止住一旁起哄的青年,从我手中抢过铁锨,递上毛巾说:“王干事,先休息一会儿,干活不能着急。”说罢,他手执铁锨给我做起了示范。只见他在湿乎乎的渠底左边直着剁一锨,相隔30厘米左右,又在右边直剁一锨,然后一锨挖起一块整齐的泥土,瞄准几米高的渠边,左手一拉,右手用力一抖,泥块准确地落在了渠边。我望着刘志文潇洒的动作,心里十分佩服,立即跳过去,接过他的铁锨,学着他的样子挖起泥来…… 离开工地时,分场党委书记杨文轩问我:“累不累?”我说:“不累,就是胳膊有点酸。”杨书记接着说:“行行出状元,干农活有很多学问,要虚心地向老职工学习,单凭热情是不够的。”我点点头,记下了领导说的话。 |
-- 作者:王国征 -- 发布时间:2011/3/31 16:20:00 -- [原创]庆贺芳草湖农场建场50周年系列----梦从这里开始 平淡地说:“农场刚办起来没几年,现在还是创业时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浪漫。目前工作千头万绪,各方面条件也很差,一切都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你做的是政治工作,什么是政治工作?一句话,就是将生产搞上去。而搞生产靠什么?主要靠人。所以你做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因素第一。做人的工作很复杂,你要多接触、多观察、多动脑筋,这里面有许多学问……” 场长的一席话让我的心一下子从云里雾里落到了实地。他的话不多,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高深的理论,但讲得简明透彻,一语中的。能感觉得到,他对农场工作很有研究。以前我只听说他是个老军垦,从“北大荒”调来这里,性格刚烈,对人要求也很严厉,农业生产很内行。但没想到,在他威严的外表下,还有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一面,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造诣,真让人肃然起敬。想起刚才自己肤浅、自以为是的侃侃言论,以及有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的骄傲情绪,真是太幼稚,太浅薄了! 后来,我逐渐地了解到,从总场到我们分场的书记、场长、科长、股长,还有机耕队、基建队、卫生所的指导员、所长都是从当年的进疆部队转业或从“北大荒”调过来的老革命,他们在战争年代立过功、受过伤,在屯垦戍边的创业生涯中做出过很多贡献。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参加革命前,也是学生出身,是革命队伍的锤炼使他们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国营农场的领导者。 渐渐地我悟出了应该怎样做人,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深刻地感受到,农场的天地是那样的博大高远,农场的干部、职工亦是人才济济,这里尤如一个人生的大学堂,有着永远也学不完的各种学问。而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农场职工,则必须脚踏实地,戒骄戒躁,虚心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此时,我想起了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一首小诗: “我仰望群山的苍老, 他们不说一句话。 阳光描出我的渺小, 小草在我的脚下。” (待续)
|
-- 作者:天山行 -- 发布时间:2011/4/21 22:29:00 -- 当年的有志青年就是这样豪情满怀,艰苦奋斗,不计名利,勇于奉献;这也是多少热血青年锲而不舍追寻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