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梦萦天山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18)
----  [原创]马未都谈知青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18&id=85039)

--  作者:沽上鲁人
--  发布时间:2012/11/22 13:49:00
--  [原创]马未都谈知青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最近在他的博客里谈论了知青的问题,他说“知青的苦难经历远比学历重要”,现转载如下:

 

    知识青年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事物的称谓,简称知青。当年的知青按今天社会学历标准都算没文化的青年。他们没来得及上大学,上完中学的也是寥寥无几,加之当时提倡知识无用论,很多人上学就是混日子,拿个毕业证也是个虚名。但这点知识离开城市到农村去还有点用,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全国各地大批的知青奔赴农村,改造自己的同时改造社会。毛主席号召说,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是一代知青的理想,由大城市下放农村时让他们有个盼头。很多知青就是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义无反顾地注销了城市户口,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决心扎根农村一辈子。世事多变,决心再大也会随沧桑改变,许多和农村人结了婚的知青也最终以离婚返城作为结束。以致许多人以为那气吞山河的口号不过是个骗局,谁知四十多年后,当年的知青许多成为了社会精英,包括这个国家的多位最高领导人。

 

    苦难是一种磨砺,让其锋利,也让其圆润;在锋利与圆润之间,都是无形的财富。这财富到今天才能体现,可以看出伟人的高瞻远瞩,伟人的料事如神。这是因为历史也会有哲学思辨,借过去的眼睛就可以看到未来。当今天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社会精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时,才知道苦难远比学历重要。新一代领导人的知青历史虽是国家的一道伤疤。却是他们的荣誉,实实在在,无须粉饰。

    当年上千万知青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这段历史没法清晰地讲给今天的年轻人,能告诉他们的是,历史永远都在错误中前行,试图找到正确的方向。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4769e0102e4ua.html) - 第八百九十三篇 知青_马未都_新浪博客


--  作者:张先珏
--  发布时间:2012/11/22 15:15:00
--  

苦难是一种磨砺,让其锋利,也让其圆润;在锋利与圆润之间,都是无形的财富。这财富到今天才能体现,可以看出伟人的高瞻远瞩,伟人的料事如神。

???


--  作者:明光
--  发布时间:2012/11/22 16:11:00
--  
说得好。
--  作者:天山行
--  发布时间:2012/11/22 20:27:00
--  
    以收藏家的角度探讨知青话题,别有韵味。
--  作者:芳草湖骆驼刺
--  发布时间:2012/11/22 22:04:00
--  
     苦
--  作者:四海为家
--  发布时间:2012/11/23 13:22:00
--  

       。。。。。。当年的知青,许多成为了社会精芵,包括这个国家的多位最高

领导人。

      是啊,据介绍当今党的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范长龙,

趙乐际。。。。。。都是当年的知青吗!


--  作者:玉天山
--  发布时间:2012/11/23 14:05:00
--  
     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与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了。
--  作者:阿铁
--  发布时间:2012/11/23 19:02:00
--  
       知青一代是不幸的一代,同时也是收获了宝贵财冨的一代。在那个特殊年代,艰苦恶劣的农村环境锻造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适应力,更重要的是,下乡经历加深了对基层生话和对底层疾苦的了解,懂得了中国农民的真实想法,懂得了什么是经济基础,使自己后来的生活更务实。
--  作者:喀喇昆仑
--  发布时间:2012/11/24 20:33:00
--  
    苦难的经历对比学历,还真有得一比。如何比法还真是见仁见智,看各人的价值取向了啊。
--  作者:冷燕
--  发布时间:2012/11/25 22:01:00
--  

   真是无法相比的历史!

   咱们大多数朋友回到了出生地,却是没有那些好的命运,有不少同学很苦,如我知道有的同学回到了家乡,工作很短的时间就下岗了,如今一个人每月1200元工资要养活自己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当然她爱人去世后,面对从小就有病的女儿,不能上学,没有工作,又为女儿找了女婿,也是有病之人)我看她时,她自己说,真后悔从新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