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梦萦天山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18) ---- 精神的契约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18&id=97644) |
-- 作者:源源 -- 发布时间:2013/11/19 9:21:00 -- 精神的契约 看看人家美国三兄妹---主动放弃优越生活,长期无怨无悔,不计报酬待遇;再想想我们自己,真的是感觉汗颜! 精神的契约 有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按理说,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拉瓜地亚说得明白——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 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 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一种品质, 还是一种精神的契约。 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他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了一首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
-- 作者:源源 -- 发布时间:2013/11/19 9:22:00 -- 这正是背弃精神契约的最终结局。 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遭遇危难和困境,谁都有可能成为弱者,如果我们在别人危急的时候不援手,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吞咽孤立无援的苦果? 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约才在世界普遍存在。懂得珍惜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 当今的社会太冷漠,我们会为自己的自私付出代价。 |
-- 作者:芳草湖骆驼刺 -- 发布时间:2013/11/19 11:55:00 -- 赞!感人的亊情。确实当今社会太冷漠,总有一天要付代价!多少年的文明史早己付之东流,惨痛苦果要自已吞了。 |
-- 作者:天山行 -- 发布时间:2013/11/19 22:35:00 -- 期盼着社会风气的扭转。 |
-- 作者:张先珏 -- 发布时间:2013/11/20 9:52:00 -- 人之初,性本善。善,是用精神契约约束自己。“世风日下”是客观现实。还是那句老话:“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先做到“各人自扫门前雪”,“ 再管他人瓦上霜”。 |
-- 作者:那排红柳 -- 发布时间:2013/11/20 13:20:00 -- 以法为帆,人生远航。 |
-- 作者:苦豆子1 -- 发布时间:2013/11/20 22:29:00 -- 《精神的契约》告诉我:“法”应与良心同在。 |
-- 作者:屹梁梁 -- 发布时间:2013/11/23 14:40:00 -- 在我们经济有了发展、物质条件提高的同时,我们常常感叹人性的冷漠和良知的沦丧,所以,当看那位市长以及每个掏出50美分罚金的陪审观众时,那种场景会让我们的灵魂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如果一个人的良知被深深地“收藏”起来,取而代之的就将是:袖手旁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将是一个好人没有好报、人性冷漠、良知沦丧、恶性膨胀的可怕社会。古人把“礼义廉耻”作为一个国家立国的根基,一个丧失“礼义廉耻”的社会,后果是很可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