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生活百科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2)
----  [分享]《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2&id=48261)

--  作者:云中观海
--  发布时间:2010/9/17 8:55:00
--  [分享]《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
 

1.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家长都会惊叹发明家的想像力:“人家那脑袋是怎么长的?”其实,每个人在孩提时代都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只不过,有的被家长注意到了,更多的则被忽视了,被嘲笑了,甚至被扼杀了。

2.        心理学家的千百次实验与观察发现:未成年的小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家庭成员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小孩子将在无意识中按照父母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

3.        当孩子显露出某方面的特长时,父母应当加以引导和启发,而不应该用纪律的条框去规整它。孩子的天赋在孩提时如果得到赏识、开发和培养,是可以在有作为的。很多成功、成名的人士的人生经历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4.        奖励作为常识教育法的最重要的内容,其对孩子积极的作用已经反复得到了验证。但是其直接的对立面却并不是惩罚,而是不被重视。父母应该懂得去发现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且予以重视和嘉奖。要知道,对于孩子来说,被重视有时具有很大的效用,尤其是在受到自己所依赖的人的夸奖时,孩子就会更加努力,当被夸奖的期望落空时,孩子内心的那种失落感之大,是大人们难以想像的。

5.        受到激励的孩子,能具有积极的人格特征,而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怀着一种灰溜溜的心情走上社会,会使他们成为社会惰性群体中的一员。这样的结果是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

6.        生活中,如果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放,如同只看到小黑点而看不到大张的白纸。看久了,眼睛里只有孩子犯的错误。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父母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孩子,多注意孩子身上的“白点”,积极肯定孩子的优点。

7.        孩子的成长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的赏识和期望,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在一种赏识的氛围中生活,经常听到的是期望的语言,就会变得非常自信,这时候心理、生理会调整到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真的能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达到一个个目标。因此,每位家长对孩子都要有一个好的期望,而且要通过言谈举止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赏识。

8.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只要热情肯定和赏识,就可能得到希望的效果。父母应该对孩子倾注常识和热情,寄予热切的希望,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当你对孩子的肯定多于否定时,你就会发现,孩子正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9.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强者,而一旦孩子失败,就对孩子横加贬斥,这是不对的。父母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而不要太在意结果。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多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而不要用固定不变的眼光观察孩子。

10.    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使一个不幸的孩子重新站起来。家长要从故事中体会鼓励孩子的方法,不仅要鼓励孩子去做,而是当孩子取得每一步成功时,都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孩子。你的鼓励是孩子进步的方向和阶梯。

11.    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将决定孩子不同的命运。可是,当孩子表现不好时,许多家长却往往一味地指责,抱怨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行,而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结果,很多父母把原来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没有志气、没有理想、自暴自弃、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的人。

12.    不是聪明的孩子需要夸奖,而是夸奖能使孩子更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随机应变、创造时机、稍作夸张,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13.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多么巨大的效果。家长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孩子,孩子可能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对孩子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哪怕是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是一个无意识的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14.    家长应该怎样爱孩子呢?一定要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对孩子的爱可以改变他的人生,甚至能使他从悲惨的境遇中脱离出来。爱可以融化冷漠和绝望,可以为身旁的人带来幸福与希望,可以创造种种人间奇迹。

15.    孩子是母亲最珍贵的珠宝,是母亲最引以为骄傲的珠宝。这种亲情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适当的运用它能够在孩子的内心萌动爱的希望和力量,长久激励孩子不断取得进步。

16.    父亲用自己的行动------一如既往地给自己的女儿送花来表达自己对她的爱,帮助她不断克服人生的困境,这种爱也被自己的孩子继承了下来。如果父亲对自己的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不理不睬,对自己孩子的体验都不关心,还能指望孩子做什么?把孩子教育成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间断的、持久的努力。

17.    没有母亲对本杰明 威斯特的赏识,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就。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像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再鼓励!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生动的就去鼓励,剩下的事让孩子自己去做,他往往能在“不可能”中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

18.    每一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因此“人与人相比”毫无意义可言。对孩子的缺点,不去随意谈论或指责,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克服心理障碍,这才是成功父母的上上策。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就会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比较。

19.    俗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意志薄弱的孩子来说,失败可能造成沮丧的心态。成绩不好的体验会使孩子厌学。从进步走向新的进步,也是一条成功之路,尤其对孩子更是如此。

20.    孩童时期的孩子有他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家长应以赏识的态度处之,切不可把孩子当成成人看待,对他们的教育也不应该用成人的标准。应该给他们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更多一些自我体验和认知的空间。

孩子的许多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其实都是有可能实现的。这是因为,梦想会使人心中产生激情,而这种可贵的心灵动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从而实现理想。面对孩子的梦想,很多父母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
--  作者:云中观海
--  发布时间:2010/9/17 8:57:00
--  
 

1.        孩子的许多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其实都是有可能实现的。这是因为,梦想会使人心中产生激情,而这种可贵的心灵动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从而实现理想。面对孩子的梦想,很多父母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可他们不明白,正是有了梦想,不切实际才有可能开拓通往实际的道路。所以父母要学会给孩子经梦想,让孩子在一个个梦想中,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

2.        开启孩子的思维,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梦想,敢于梦想。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五彩缤纷的梦想,尽管有些异想天开,脱离眼前的实际,但毕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孩子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3.        几乎每个孩子都对自己未来有美好的设计,尽管他们不知道梦想实施起来有多么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梦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其实,孩子的梦想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梦想孩子才会有所期望,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即使最终没有成就自己的梦想,但至少孩子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发展空间。

4.        没有人能保证别人的命运,即使是给予孩子生命的父母,也难保证孩子的生命中会出现什么,不会出现什么。而命运也不需要被保证,每个人除了要有超越命运某个阶段束缚的梦想外,还要有对梦想持之以恒的追求。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充当的角色不应是轻而易举地粉碎孩子的梦想,而应是鼓励给予他们梦想。如果不能给予孩子梦想,那至少应该支持他们完成梦想。

5.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认识到梦想的价值。千万不要嘲笑孩子千奇百怪的想法。父母要真诚地鼓励孩子努力去探索,去实现自己的奇想。在孩子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道理,使孩子坚持不懈为梦想奋斗。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给孩子一座高山,让他自己去攀登,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坚持下去。”

6.        不要扼杀孩子的梦想。要知道,有梦才会有希望,有希望孩子才会有拼搏的激情,让孩子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他就会比别人提前到达成功的彼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也许在父母眼里它是那么地不切实际,那么地遥远,但是,谁又能保证你的孩子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多给些鼓励和支持吧,让孩子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

7.        人没有梦想是不行的。人类如果没有梦想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是无法飞翔的,没有梦想,阿姆斯特朗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如果父母对他的梦想总是打击,孩子是很难有大成就的。有多大的想像力,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

8.        孩子要有梦想,但不能空想和幻想。人生和命运不是单靠空想就能想出来的,一味沉溺于幻想的人,最终将一无所获。心动100次,不如行动1次,两者的效果绝对不同。

9.        当年那颗普通的种子,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捧过他们的一粒再普通不过的种子,只是少了一份对希望之花的信念与执著。如果你能把梦想的种子种在心里,即使是一粒最普通的种子,也能生长出奇迹。培养孩子也是如此,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地引导他,同样可以成为天才。

10.    孩子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要鼓励孩子将想法变成行动,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绝好的教育方式。

11.    一个被称为木头的孩子,变成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因为有一个梦想,同一个人,经过后天的磨练,上帝把美丽的光环赐予了他。让孩子的梦想飞翔,他就可能成为你想像中那样优秀的人。须知,所有的天才都是在有梦想的人中间产生的。

12.    作为家长,首先应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种植希望,只有种植才能收获希望。这是因为,成功的动力在于希望,有了希望才会有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就是最美的人生。

13.    不要因为自身的和家庭的不利条件而自卑,特别是孩子。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机会对于每个人都 是平等的,关键在于自信并不断创造条件。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14.    法国一则谚语说:“不相信奇迹的人,奇迹永远也不会降临在他身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要让孩子保持一颗相信奇迹的心,这不是侥幸,而是多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何时,遇到多么糟的情况,也不放弃,只要你相信就会出现奇迹。

15.    自信心除了孩子进行自我激励外,也需要来自外界的赞赏和鼓励。如果孩子的想法受到周围人的重视或褒奖,特别是受到自己尊重的人的重视,往往会激情满怀,做起事来也信心百倍。如果孩子“天真”的想法得到的是大人的耻笑、否定,或者是冷漠、不屑一顾,那么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

16.    多年从事园艺工作的师傅说:“如果你经常对花草说一些鼓励的话,它们会长得特别快;如果你对一棵快要枯萎的小树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话,它有可能会转枯为盛。”花尚且如此,何况人呢?可见,鼓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够不断催人奋进,实现孩子的人生梦想。

17.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的这类父母,实际上是自己没有识才的眼光与水平。自卑的父母都望子成龙,由于不懂,甚至不相信自己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块料”的恶棒,把子女的梦想毁了。要知道,即使是荆山之玉,尽管很美,也需要识别、雕琢,否则也只是一块石头。

18.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缺少责任感。也有一些父母认为,责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够拥有的。其实,责任心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一个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有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在引导和放飞孩子梦想的过程中,相信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19.    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观点,即使他们是成功人士。在更多的时候,孩子需要相信自己,坚持走自己的路,因为别人的话不一定正确。作为家长,在很大程度上要给孩子以自信心,自信心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20.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教育他们应从适当的年龄开始。事实上,生命本身就赋予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教育学家一直提倡对儿童应尽早地进行教育,这是因为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训练大脑。现代教育学已经证明,胎教对孩子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家长教育孩子应该越早越好,不管是选择学音乐或者学其它知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在于:不论学什么知识,都要尽量提前。

21.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与其给孩子制定漫长的学习计划,不如督促孩子立即开始行动,把握好当下的时光。在具体行动中,或许会有新发现。或许会有新的想法。如果适时做出调整,或许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成长、发展的新办法和新途径。

22.    孩子在实践或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开阔眼界,同时也能增长知识。通过自己玩耍,孩子对接触到的事物,一定会有所认识,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作为家长,只管“由着性”地让他们去做。那种把孩子关在家里,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设制“框框”的做法是不应提倡的。


--  作者:云中观海
--  发布时间:2010/9/17 8:58:00
--  
 

1.        孩子的想象力是五彩缤纷的,有时是很神奇的。让他们自由发挥想像,就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进而培养孩子独特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        孩子的举止专注,以至志向,多是由于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感触而诱发的。因此,空泛的说教不一定能够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善于抓住时机,通过生活中的某个事例对孩子进行启发教育,循序渐进,往往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3.        对孩子的教育应渗透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生活的细节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热情,而且可以使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从韦勒的事例可以看出:孩子增长知识,孩子的求知欲,也总是循着遇到问题---思考原因---求得解答的顺序展开。对于这三个环节,家长应始终给予关注并适时加以引导。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区别的;孩子开始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认识、描绘客观事物。因此,应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应使他们的思维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上。只有打破常规,用本能去思考问题,才会取得观念上的突破。

5.        孩子们有天生的主动性,他们很小就认为自己能干一些事情。然而,生活中大多数母亲总是显得不够耐心,常常在无意中向他们泼冷水以致“冷冻”了孩子的未知欲。其实,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第一次有可能做不好,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到时再表扬几句,孩子会认为自己又学会了一技之长,以后处理其他事情也会很有信心。所以每个父母都应该明白:多给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

6.        孩子在都少有循规蹈矩思想,少有畏惧心理。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孩子往往能够做得更好。其实,畏难情绪害怕的不是困难,而是害怕自身,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把畏难情绪也灌输给孩子;应该鼓励孩子敢想敢做,建立自信。

7.        基础不牢难盖高楼,基本功不行,难成大事。做人做事都要从基础抓起,特别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定要把最基本的概念理解清楚,对概念之间的基本联系把握准确。有了扎实的基本功,研究和认识事物才能得心应手,做事和处理问题也才能应对自如。所以,教育孩子时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一定舍得投入和下工夫要给孩子打好基础。

8.        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知识是很有限的,但经过多人长时间的互相讨论、请教,他们的知识和底蕴都会有所提高,所以,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你不会不懂,就去问别人。请教也是一门学问,每时每刻都呆以去请教,只是请教的对象不同,有直接,有间接,也可以向同学、老师和家长请教。没有请教就没有进步,就没有成功。

9.        解决同一问题有多种途径、方法。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也富于联想,他们能想出很多成人想不出来的东西。所以,家长要善于把握孩子的这个特点,注意孩子思维的宽阔、灵活,抓住事物之间的相关性,锻炼发散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不断向前发展。

10.    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是一种很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对激发孩子的兴趣、未知欲大有好处。会玩,不仅是启迪孩子智力的前奏,而且也可以看出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多少知识、发挥出什么样的能力,是怎么想像都不过分的。游戏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满足孩子的游戏需求也应成为家长的本能。在游戏中,孩子的各种潜藏的才能会一一被激发出来。

11.    让孩子尝试着做每件事吧。不要怕孩子遇到麻烦和难题,有时还可以设置一些难题,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克服。因为,遇到难题才会引发思考,勤于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有了克服困难的经历才能进一步增强信心。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为孩子鼓励、加油,让孩子在希望中走向成功。这样,他们的动手能力就会增强,境界就会提高。

12.    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样,任何一个成才的孩子都离不开大胆实践,勤于动手。如果没有这种主观能动性,增长才干与探索未来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切不可随意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天性。即使对孩子的一些看起来很幼稚的举动,也应备加呵护而不应呵斥。

13.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给予鼓励和自我激励。发掘一项优势潜能,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家长却常常忽略了。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特长”,就要留心孩子有哪些爱好,有哪些长处可以发展为“特长”,然后在这方面刻意增强孩子的兴趣。

14.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的。生活中,有许多家长只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门知识,他们认为学得太多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然而,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人才应该是全面教育的结果,各种知识看似不相关,实际上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有着某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仅学一门,只能使孩子的视野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因此,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

15.    随机向孩子传授、灌输一些科学知识,或解答孩子由所见所闻提出的问题,是家长提高孩子智力和见识的一种常用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情景交融,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启发孩子深入思考,而且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

16.    受好奇心驱使,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会发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家长给予解释回答。不仅如此,他们还往往刨根问底,会问一连串的“为什么”。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一要认真对待,不可敷衍;二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给予讲解;三是知这为知之,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和深化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17.    古人云: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近朱者赤、近墨都黑,也是这个意思。父母在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

18.    共同拥有则人人都有,私自拥有反而一无所有。与人共有,是这个群体社会里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和养成的宝贵德行。

19.    爱就藏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哪怕是适时的爱心小行动也可以助人一时之急需,给他人以希望。要让孩子明白,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20.    孩子记住父母的忠告需要时间,在受到惩罚后才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是作父母的需要原谅孩子,因为这时往往是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最佳时机。

21.    做了错事只要敢于承认就是一个高尚、正直的人。隐瞒错误,推卸责任都将阻滞一个人的发展。认错精神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具备的,要让他明白,做错了事情就一定要敢于承认,并要勇于承担责任。认错不仅不会带来屈辱,相反,它能使人获得更多的人生机遇。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2010/9/17 10:32:00
--  

绝好的文章,深刻的启迪。

谢谢云中观海朋友,谢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1225215343415_1.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