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游人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旁经过(1月20日摄)。又到一年清明时节,香港市民带着鲜花、瓜果、烤猪等祭品前往各大墓园,祭奠逝去的亲朋和先人。清明节在香港是法定假日,在这个中西合璧的城市里,因地域文化、宗族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祭奠活动也各有特色。
02、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香港墓园的墓碑跟香港的房子一样,一个紧挨另一个,排得密密匝匝,许多墓园被高楼大厦包围,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03、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一角(3月28日摄)。在这里,从革命家到教育家,从文坛巨匠到乐坛骄子,数百年来,长眠于香江的名人数不胜数。每到清明时节,人们来到蔡元培、萧红、黄家驹等人墓前,献上鲜花,表达对先辈的怀念或是对逝去偶像的哀思。
04、位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的蔡元培墓(3月28日摄)。香港华人永远坟场始建于1913年,最早设立在香港仔,其后扩展到荃湾、柴湾和将军澳,现有四处坟场,共为香港华人永久居民提供超过30万个墓地及龛位。
05、因非典殉职的香港护士刘永佳墓碑前的鲜花(4月2日摄)。浩园位于香港新界粉岭和合石坟场内,专门安葬殉职香港公务员,多为警察和消防员。浩园于1996年启用,名字取“浩气长存”之意。2003年因非典去世的6名香港医务人员也安葬于此。
06、4月2日,一位香港市民在浩园因公殉职的警官墓前。
07、香港市民在柴湾华人永远坟场祭拜先人(3月26日摄)。香港的一些墓园还有宗教上的区分,如基督教墓园、伊斯兰教墓园等。但无论信奉何种宗教,港人清明扫墓的习俗却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祭奠方式。在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扫墓市民摆放食物、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祭拜逝者。而在跑马地的基督教坟场,则多见带着鲜花在墓前默哀祈祷的扫墓者。
08、香港薄扶林华人基督教坟场一角(3月27日摄)。该坟场由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管理,属于私营坟场,位于香港岛薄扶林道119号至125号。
09、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一角(3月28日摄)。
10、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一角(3月28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