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车友队掠影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22)
----  [原创]世界文化遗产——殷墟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22&id=4923)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2:23:00
--  [原创]世界文化遗产——殷墟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洹水两岸,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2006年7月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今曲阜)迁到“殷”(今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馆”。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位于洹水南岸,在这里发现了80余座宫殿、宗庙、祭坛等夯土基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文物精品,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地,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葬所在地。
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门框上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决,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661a7177025084175acck9r3arxvet6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5925e523c29f9ef3a4c2scym6kxtlazi.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6ac08be22e03e2bffab3x6xe2ekwm5uc.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2:25:00
--  
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和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a8000874107d2ead1056ikp1uar2har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2:50:00
--  
弯曲向地下延伸的引道通向出土文物陈列馆,进门时看到天井里有一个水池,中间仿照甲骨文的形状做的鱼池也很有特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d324071fb29efd76a219fwk6evt220hp.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a1ef8c402521e110570ff3udaplwknpz.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2:56:00
--  
陈列馆里展示的出土陶器、青铜器和玉器:(这里光线很暗不许用闪光灯,又隔着展柜的玻璃,所以效果不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757ff760aa47a4d201b8nz60tnlxwno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05483fa4a496b0461afbm4ssgodwzely.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2:59: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4a1bfa5464527f54158931mhkskabmxh.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无标题.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3:00: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c8156ccfc9e8f488e9a7hmra2snfpkap.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2bbc17ed268629abda8bxnrx41syeic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1acfac7410dbc8d846cerf9csesqmnbq.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3:03:00
--  
举世闻名的司母戊大鼎:曾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大方鼎为一巨型青铜器,通高1.37米,长1.1米,宽0.77米,重达875公斤。鼎体周围以雷纹为地,上有龙纹蟠绕,四角为饕餮纹,腹内壁有铭文"司母戊"3字。该鼎是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在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也是仅见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74b2e2a41a58c455395dpazauwxbagb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cd69569c2fd6b04cd18aqgp2gzzi9tzt.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3:08:00
--  
车马坑展厅:
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研究证明,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6de4fcbe7889f3e2e7be3sqpgtzl5znw.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63090f02da7d9c01f35f18h8d4okebv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3:10: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49b52ff0f6c5254db4d07doqkgtbceif.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b344a027b16fcaa28cdaarswqkdyd4ay.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真情年代
--  发布时间:2008/9/17 13:14:00
--  
甲骨文碑林:殷墟的碑林与众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著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杨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内容涉达125个,记载了大将与两方国即土方和工口方的战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05ccc7f910b07be604b8rap7jezvjvpo.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0531_c843190ad3d606dcbaacgnmxagc0wdwh.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