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文华胡同
-- 发布时间:2014/3/2 13:09:00
--
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韩愈的侄儿,是八仙中的韩湘子,韩湘子自幼性情放浪,洒脱不羁,并且热衷于道学。一天,叔侄在一起闲玩,湘子从房内搬出一个空花盆,聚上土,插上苗,用水浇灌。倾刻之间,枝长叶大,花蕾怒放,一个花瓣上还有两行小字。韩愈颇觉奇怪,近前一看,却写着:“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诗句。遂迷惑不解地问道:“是何意思?”湘子微微一笑,说:“日后自然知晓。”韩愈以为侄儿只是变了一套幻术,也就没再追问。
唐宪宗年间,韩愈因谏阻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使。潮州乃是广东一个偏僻小地,迢迢数千里,远离京师,韩愈心中岂能好受?但是,圣命难违,只好上任。
韩愈出了长安城,骑着马朝东南方向走去,其时正是初冬天气,寒风凛冽,冷气袭人,他拉下了风帽,缩着脖子,闷闷不乐地缓辔而行。一天,来到秦岭山区,那巍峨的山势,参天的松柏,宏伟的寺院,悠悠的钟声,既不入眼,又不入耳。他还是闷着头,任马慢慢地走着。忽然,北风呼呼,浓云密布。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直下得人难遮挡,马难行走。他只得跳下马来,就地歇息。就在这万分凄凉、百般为难之时,一个道者飘然而来,那人来到眼前,原来不是别人,竟星侄儿韩湘子。
他一见侄儿,百感交集地拉着湘子的手说:“自你学道,云游四方,多载不见。不意今日有此一晤。”
韩湘子笑道:“知叔父有难,故来相见。”
韩愈问道:“此是何地?”
“此乃秦岭之蓝关也!”
韩愈心中不由得一惊!环视周围,真是:云横秦山,雪拥蓝关,无家可归,便泪流两行地说:“贤侄真乃得道之仙,未然之事。早已知晓。”
韩湘子一面解说,一面安慰地说:“天机之奥妙,不敢先露:常言否极泰来。叔父千万再勿愁虑,宜当保重身体。幸好此地离侄儿庙院不远,请叔父到那里歇息数日,再行不迟。”韩愈也不推辞,便来到韩湘子庙中。他本来身体不好,又经旅途风雪侵袭,染病不起,可是韩湘子对他说:“叔父放心,些小疾病,有何难哉。”说话间,一阵铿锵之声,由远而近,进来了一位貌陋腿瘸、身背葫芦的道人。韩湘子一见便道:“师兄来得正好,”即时引见说:“此乃我家叔韩御史,今赴潮州,忽染疾病,请师兄一治。”铁拐李就从葫芦里倒出一丸药来,请韩愈将口张开。铁拐李用手一弹,那丸药“嗖”一声,飞向韩愈口中。不多时,韩愈只觉得肚子里“咕噜噜”乱响,顿觉胸宽气畅,精神爽然,他连忙起身施礼答谢。忽然,一阵歌声从空而来,随声进来一位头戴首帽、身穿蓝色道服的道者。三人急忙迎迓。通了姓名后,才知这位道者乃是华山修道的吕洞宾。于是,大家围坐吃茶,开怀畅叙。吕洞宾将他一路所闻和华山峭峻挺拔的景象讲了一遍,这一番叙谈,倒引起了韩湘子度韩愈上华山的一番心事,便对韩愈说:“叔父,华山乃是五岳之一,名冠天下,人人向往,叔父不如借此之机,上山一游,一解心头之闷。”
韩愈乃文人雅士,对名山大川颇有兴趣,但以往因政务冗忙,没有闲余时间,苦不得一游。今日韩湘子一提,正合其意,便道:“也好,只得蓝关远离华山,道路崎岖,如何去得?”
韩湘子说:“这有何难,有列位道友在此,还怕叔父不能上山?”
韩愈是个大文学家,读书习字,写诗作文是他一生爱好,因此,出门旅行时,其他东西不带还可,那文房四宝和书籍却一刻也离不了。他收拾了一番,就和大家一道出了门。三人将他夹在中间,分明是脚踏实地,却觉得轻快飘然,眼前景物,一忽而过,霎时已到玉女峰头。三道告别而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4-西岳华山-中峰-25(苍龙岭0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4-西岳华山-中峰-25(苍龙岭1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4-西岳华山-中峰-25(苍龙岭1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