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蓝毗尼朝拜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另外一定要去古“迦毗罗卫国”看看,那儿可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祖国,佛祖曾在这儿富丽堂皇的宫庭内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成年后,娶妻生子,一直生活了29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jpg:
迦毗罗卫国是古印度后期吠陀时期一个富裕的小国,位于今日印度与尼泊尔交界区域内,在蓝毗尼公园西30公里处。不过当我们进入迦毗罗卫城遗址时,感到很失望,因为眼前这个不大的城垣遗址根本不能承载我们心中那么多、那么多的有关佛祖的故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jpg:
进入古“迦毗罗卫国”,园内非常寂静,看到的到处都是巨大的,非常古老的树木和一片片废墟遗址,正是它们见证了这里千百年来的沧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jpg:
根据“《玄奘全传》中“西域游记”记载:“大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四月初八日,玄奘来到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地——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国方圆四千余里,到处都能看见倒塌废弃的房屋和寺院,呈现出一片破败的景象。迦毗罗卫国的都城也破败不堪,荒城十里,昔日金碧辉煌的宫殿,如今只剩下一片残垣败瓦。在宫殿的遗址上有三间精舍,它们是建在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处理政务的大殿、摩耶夫人的寝宫和释达多太子受学五明的宫殿的基座上,里面分别供奉着净饭大王、摩耶夫人和释迦太子像。玄奘抚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瓦,追思着伟大的佛陀,发出无限感慨:一切物质迟早毁灭,皆脱离不了成、住、坏、空的宇宙法则的约束。但这些众相的变异、变迁,却磨灭不了历史的痕迹,这一切都将保存在法界光明的思维海深处。”
后来随着岁月风尘和战争,又让这片遗址成了土丘瓦砾,最后完全湮没了。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迦毗罗卫城的东门,这里只剩下这一片挖掘出的残垣断壁建筑的废墟遗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东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