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龙图腾——长城
天行健 编写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蜿蜒盘踞着一条雄伟身躯的巨龙,它越群山,跨江河,横大漠,穿梭地,阅尽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沧桑,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奇迹——长城。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项建筑像长城一样,能在跨越二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广阔时空,沿山脊蜿蜒而列,雄关险隘,以中华民族的博大与友善,冷峻与热情,伴着秦时明月汉时关,凝聚起一个伟大民族的荣辱与兴衰。
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长城的修建,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产物
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开始修建长城,之后齐国、中山、燕、赵、秦、魏朝都进行了重修和新建,一些交通要冲更是设防的重点。从春秋战国时期——明朝,经过二千多年,先后二十多个王朝修筑长城,长短不一,纵横交错,分布在中国十七个省市自治区: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历朝历代加起来总长度十万公里。
开始各国诸侯修的是一段段护防长城。秦统一中原后,即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修筑长城,把原北方的燕、赵、秦三国连起来,扩充修起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汉朝又延长了秦长城从辽东——新疆罗布泊,长达一万多公里。
1500年前北魏、北齐王朝先后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北周和隋、辽、金等朝代都有修建。16世纪中叶定都于北京的明王朝,耗时80余载,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重修内外长城一千多公里。以明朝建筑长城,发展到最高峰,气势雄伟,工程浩大,建筑艺术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保存好的大多是明朝修建的长城。
在崇山阻隔的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之间,有一条峡谷纵贯群山,沟通南北,作为当年北京通往祖国西北边疆的捷径。自汉代起,就在这里设置了重镇——居庸关,而这条峡谷也被称为关沟。
明长城杰出代表——八达岭长城为京城的北门锁匙。明朝二百七十年的统治期间,十八次大规模修筑,终于建起一道东起辽宁省鸭绿江边,西至甘肃省嘉峪关的长城,即现在看到的万里长城。明长城全长六千三百公里,从东到西划为九个防御区。经过北方九个省市自治区,修筑形成层层布防,纵深防御措施,多道纵墙和关隘,多道长城副线。
1568年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统领蓟、昌、保三地防御,对山海关——居庸关的六百公里的长城进行修筑,与八达岭城关相连,形成众城护卫,烽火报警的整体防御体系。至明末,持续二千多年的长城修建基本结束。
长城是中国古代大型军事工程防御网的体系
长城是由墙体、关城以及各种战斗设施、生活设施、报警设施和道路网络等构成的综合体系。历代城墙的建筑方法、建筑结构、建筑风格都不同。
虽然戍边士兵、强征的民夫、发配充军的犯人,都是被迫去修长城的,修建七十米长的一段长城就要用几千名民工和士兵,工程之艰难可想而知。然而祖先们却以拼搏精神完成艰巨任务,以血肉之躯建成旷世奇功!
长城修筑地理复杂,高山峻岭,大河深谷,沙漠草原,戈壁滩石等都有长城穿越。劳动工匠和军事家们在修筑的基础上,创造了利用地形,在险要处修筑城墙、关隘、烽燧、烟堆儿、城堡等建筑物,用于阻击来犯者,达到防御的目的。城墙平均高7、8米,外高内低,外陡内缓,充分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
无论是矮墙、垛口,雀门、敌台、马道,箭楼、空心敌楼,还是烽燧、城墙、关隘、瓮城、护城河等尽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至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由点一线,由线一面,完整的防御体系,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更展示了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
中国乃至世界的古代建筑,以其修建年代之久,分布之广,规模宏伟,影响深远,则以长城最为著称。而今矗立着的一座座长城雄关,只是巨大艺术魅力的辉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