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旅游纵横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3)
----  [分享]初走古北口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3&id=84383)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11:00
--  [分享]初走古北口

    古北口长城是中国 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古北口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38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13:00
--  
古北口长城 - 简介

  古北口长城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东南。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北齐天保六年(555)修筑一道自西河起(今陕西榆林河)至山海关共1 500余千米的长城。其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是重点设防的关口。金、元两代曾对此关口增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起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增修门关2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于潮河上,称“水门关”,存遗址。隆庆元年(1567)戚继光、谭纶开始对自山海关到居庸关(见居庸关及云台)的长城进行大规模改建,古北口长城得到修建。望京楼为该段长城的最高点,海拔986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51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51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14:00
--  

  1933年古北口抗战在此进行,360余名阵亡将士遗体合葬于古北口长城脚下,建古北口阵亡将士墓。①卧虎山长城。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长城古北口镇河西村,海拔665.2米。建于明洪武八年。城墙全长13.6千米,设敌楼20余座。②蟠龙山长城。位于司马台长城和卧虎山长城之间。全长5 000米,设敌楼19座。将军楼和二十四眼楼为建筑精华。将军楼地处蟠龙山的制高点,为指挥机关所在地,楼呈正方形,宽10.1米,楼南北共有4个箭窗,东西各有3个箭窗,东、南、西、北各有1门;二十四眼楼造型为正方形,双层。每层每面3个箭窗,共24孔故名。但目前二十四眼楼已被日本炸掉了一半,残缺不全。   

    整个古北口长城并没有被人工修过,非常具有沧桑感,而残破的城墙和弹眼更是让人仿佛处身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夕阳的照射下,令人潸然泪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52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52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15:00
--  
古北口长城 - 地理地形

  古北口长城位于密云县东北部古北口镇,距离北京约120千米,面积84.1平方公里。地处燕山山脉,蟠龙、卧虎两山南面的浅山丘陵区。潮河从北部山谷峡口流入密云水库。古北口地势险要,在山海关与居庸关中段,山陡路险,自古为京都锁钥重地。在京北燕山屏立、峰峦叠嶂中,潮河南来峡谷洞开,所以有北京东北门户之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36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37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16:00
--  
    古北口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明朝洪武年间修长城时,初建古北口关井跨山建成,其城建筑于山顶之上,随山势升降,蜿蜒曲折,呈现为不规则的多角形,被比喻为鸟窝式。明朝诗人唐顺之写诗说“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为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万里鸣弓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37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38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17:00
--  
    古北口城北,东有蟠龙山,西有卧虎山,山势险峻,崖壁陡立,两山紧锁潮河,河岸只有一辆车可通过的道路。金代曾于此处修建铁门扼守,所以就叫“铁门关”,也称古北口关。清朝,在古北口河西村增设柳林营,建提督府,开辟御道,修行宫,置重兵驻守关口。古北口长城,蜿蜒曲折,起伏跌宕,敌楼密而形式各异。享誉中外的司马台长城,就是古北口长城中的一段,其惊、险、奇、特,被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为长城之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41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41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17:00
--  
古北口长城 - 建筑特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烽火台里


    1、古北口明长城

  是古北口北部的第一道军事防线,是明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更是今天唯一一段完整保留了明长城最精华部分原貌。
    从西边至东边依次为八大楼子长城、黄峪沟长城、卧虎山长城、万寿山长城、蟠龙山长城、五里坨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
    长达40多公里的长城线上,有敌楼
烽火台172座,烟墩14座,建立了16个关口;3个水关长城;6个关城;以及三个瓮城;还有许多卫、所、堡分布在外围。卧虎山长城段有长城历史上罕见的姊妹楼长城;有长城历史上跨度最长的水关长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51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5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18:00
--  
2、古北口北齐长城
    位于明长城南面,从西八大楼子至东司马台长城全长20公里构成古北口的第二道军事防线。明朝洪武十一年(1368年)朱元璋派开国大将徐达重修明长城时建古北口关城,设置东、南、北三门防守,并在北齐长城基础上砌石块,增强长城的防御能力。明朝1569年戚继光在古北口修复长城时,保留了北齐长城并在墙外贴长城墙砖,形成了古北口著名的双长城,目前比齐长城上至今仍然保留着著名的大花楼烽火台,并有七个著名的关口,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防护作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41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41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19:00
--  
古北口长城 - 历史沿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古北口长城


  从西周开始,延至春秋战国便在古北口筑墩设防。汉武帝刘彻时为防北部匈奴入侵扰边,命守军在古北口开始筑城布兵,使古北口成了汉与匈奴屡次交战的必争之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41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42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凌云志
--  发布时间:2012/11/8 19:20:00
--  
    数不清的战争都以攻占古北口为第一步,使它成了夺取中原的桥头堡。但古北口在早期并没有长城,战国和秦,汉时期的长城是从古北口以北很远的地方经过的。
    北朝时期,为了防御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和邻近的其它政权,各朝非常重视修筑长城。据
《北史·齐本纪》载,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总秦戍(在今山西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海(指山海关勃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北齐此次为了防御突厥、奚和契丹族而修筑的长城经过古北口,这是古北口第一次出现长城。 但是北齐长城比较低小,为土石所筑,现在遗迹已经不多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42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542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