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龙井村·沈可摄)
龙井旧名“龙泓”,又称龙湫、龙泉,位于杭州西子湖畔风篁岭,古时因至此祈雨灵验,世人以为泉井与东海相通,故名。龙井旧有寺,初以老龙井而建,明正统三年(1438年)移建现龙井旁。其地茂林修竹,奇石嶙峋,泉水清澈甘冽。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慕龙井山水与茶名,先后四次巡幸龙井,寻山问水,饮茶作歌,作《龙井八咏》,御题“龙井八景”,誉为“湖山第一佳”。2006年,杭州市实施龙井茶文化景区整治工程,再现了龙井的历史风貌。
“龙井八景”位于杭州龙井寺(现已废)东北部的山谷中,西北以龙井路为界,北与西湖西景区相连,东南达南高峰山脚。在龙井八景的各个大小路口,都设置着形式不同的大小各种指示牌,有的还附有英文,并刻(写)着八景之外的其它景点,让来到这里的游客,从中可以参观到更多的有关杭州(龙井)的人文景观。
而在这座“人地相宜”亭子旁的小路进入八景,这将会让探寻者从内心感到人间处处都相宜。
翠峰阁(龙井八景之一)
翠峰,又称碧螺峰。此处奇石深峭,峦翠欲滴,风景极佳。乾隆曾登阁远眺,览尽龙井胜景,欣然题名为“湖山第一佳”。
翠峰阁可说是整个龙井八景中最为难找,最为险要,地点也是最为高的一个景点了。它地处龙井井上方,棋盘岭山脚下(与风篁岭相接),阁前是陡峭的山崖,无寸地可立,拍照十分难,只有后山上可拍到整个阁楼的全景(下左上角图)。
据记载,当年乾隆皇帝每次到龙井来,都会登山到翠峰阁上观望龙井全景,而如今的翠峰阁只是一座一层半的空阁楼了,与原本景象相差甚远。而周边山崖石壁上有多块雕刻的文字,文字有民国九年,民国二十二年,民国辛酉五年的,什么“绿荫深处”,什么“湖山胜景”,尤其是那句御笔“湖山第一佳”, 倒是彰显了此景此地的当年人文遗存。
神运石(龙井八景之二)
在龙井井旁,高六尺许,状若游龙,古人有击石祈雨而云生之说。据传,以前杭州大旱时期,到此地祈雨,异常灵验。此石在明正统年间从龙井井中捞出,据记载当时刻有“截臬神运石,下有玉泓池”等草书。
神运石看上去是一块极为普通之石,其正面有繁体“神運石”三个字,旁边另刻有“太安”二字,均为绿色,不知何意?
(图为“神运石”后背,雕刻着二块不同的文字,其中一块竟是乾隆题的“龙井八景”诗的一首。)
为此,我又一次去到龙井,去拍摄神运石后面那几块刻有文字的石刻,可经过再三的辨认还是看不清,只得立此存照。
(从“翠峰阁”和“神运石”下山来的龙井路口。)
一片云(龙井八景之三)
在龙井东北侧,为一形似片云的岩石。又称片云石,高约3米,亭亭丈许,青润玲珑,巧若镂刻,松磴盘屈。因状若片云,故名。乾隆曾亲自提写“一片云“名。
这“一片云”是整个八景中最好寻找的一个,它就在“翠峰阁”和“神运石”下山来的龙井路口的公交车龙井寺车站旁,云石与说明文的大理石在山脚下,亭子就在山脚上。明代张岱《龙井柱铭》“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浣花池。明正统年间(1436-1449),出现一场大旱,时任浙江总督李德命军士淘井,泉水汹涌,因而疏浚三池,浣花即是其中之一。泉水自龙泓(龙井)屈曲下注,旁莳杂花,飞英蘸水,漫天起舞,故名“浣花”。
与“一片云”一路之隔(当年也许就是岭上岭下),即能看到“浣花池”了,小小水池不显山露水,如果没那块示意牌,谁也不会把它当作竟是早年的一个出处。水池边建有四角“浣花”亭一座。
方圆庵(龙井八景之四)
原为北宋高僧辩才建于老龙井的建筑,清代李卫在重建龙井寺时移址再建。该建筑圆盖方趾,蕴涵天圆地方之说,原是佛教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从棋盘岭下山,穿过龙井路,顺着路牌走下山小石阶路,走不多远就能看到圆顶方屋,上面满是蓑草的方圆庵了,它也可说是在整个龙井八景中,可说最具古色古香的建筑了。小院门眉上书写着“龙井四和”四个字,不知何意,无从考证。如今此处为一高雅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