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返城的知青,事业、家庭、温饱稳定以后,开始思考、回忆、恋眷青春走过的心路历程和为之付出的地方。北京陆续兴起一些“知青”招牌“餐馆”、“庄园”、“菜园子”、“牧场”等。
进入2000年后,草原恋合唱团的一些成员回草原买马,开始在密云不老屯租地饲养,租金太高,又搬到密云古北口卧虎山长城背后,在河北营盘村一个废弃的学校里养马办旅游。2005年应邀去过那里。十几匹蒙古马嚼着黄黄的玉米杆子,眼巴巴的瞅着圈外青青的绿草,个个都跟长毛兔似的(马瘦毛长)。胡萝卜是它们的高级营养品,但不能多吃,没钱。熬过漫长的冬季,草原的5月本是脱毛长膘奔驰的季节,再看这里旅游骑者骑在瘦马上兴高采烈的样子,心里不是滋味。不忍心再看它们、骑它。后来马熬不住了,那几位主人也恋不下去了,一些马匹重新返回了锡林郭勒草原。
前几天知道1968年9月9日是一部分北京知青到土默特左旗插队45周年的特殊日子。版主土佐情深一干人在人民大学老友相聚。马克印邀请老知网、中知网、北大荒兵团等知青到他的知青部落相聚。相聚,任热泪流淌,令人感动。
知道北京有个“知青部落”还是2008年以前看过报道,引起注意的是插队一个牧区的刘小萌和法国汉学家潘鸣啸(都是研究中国知青问题的专家)去了那里。2008年中国知青网专门设置了一个“知青部落”栏目,与版主土佐情深、大队长、老来击键等网上交流,就更多地知道了“知青部落”。
2009年重阳节这一天先去了汉石桥湿地,那里已经水干苇黄,没啥看头。与司机Ld商议往北去那个龙湾屯的知青部落走一趟。
这是龙湾屯镇大北坞村的村口
问过村里赶毛驴车的好汉,说不知道有知青部落,再问放学的孩子,说出村往北。
哈哈,知青部落在电线杆子边呢
部落周边的柿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