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天行健
-- 发布时间:2011/6/28 12:10:00
--
致北京知青的致敬电
北京的知青朋友们:
你们好!
你们发来的致敬电已收悉!非常感谢北京知青朋友对《知情记忆》一书给予的高度评价,由于我们编写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有限,难免会存在一些缺憾,恳请广大知青朋友给予批评指正。借此机会,谨代表阿荣旗委、人大、政府、政协,对参与文史资料《知青记忆》出版发行的北京知青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广大北京知青朋友多年来给予阿荣旗的倾情关注和大力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那段难忘的激情岁月里,正值风华正茂的你们,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从大都市告别父母、告别亲人、告别朋友,意气风发地踏上这片黑土地,开荒种地、铺路建房、教书育人、治病扶困。广阔的阿荣大地刻录下你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秀美的山川留下你们无悔的脚印。当年,正是缘于你们的到来,阿荣大地骤然现出了勃勃生机,是你们带来了大都市先进文化,带来了知识青年的乐观精神,是你们架起了南北沟通的人文桥梁。“知青”成为你们一生永不退色的名字,而阿荣旗则成为你们的第二故乡,在阿荣旗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中,你们和阿荣各族人民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结下了深情厚谊。这里有你们亲手开垦的沃土,有你们亲手耕作的良田,有你们亲手建造的家园,还有你们魂牵梦绕的战友、兄弟姐妹,更有你们曾经言传身教影响过的新一代青年。
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当年作为知青的你们都已经子孙绕膝,事业有成。但你们依然忘不了阿荣旗这片魂牵梦绕的故土,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里,特别是阿荣旗遭遇重特大自然灾害、举办重大活动时,你们总是带头并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与32万阿荣儿女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让32万阿荣旗人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你们为阿荣旗所做的巨大贡献,永远铭记在32万阿荣人民的心中!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你们当年为之奋斗的这片热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勤劳淳朴的阿荣人继承和弘扬你们的优良传统,用智慧和双手建设、改变着家乡的面貌。特别是近年来,阿荣旗紧紧围绕“富民、强旗”两大任务,坚持“保护发展并重、富裕和谐共赢”,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动发展第三产业,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全旗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共同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全区双拥模范城等国家和自治区级荣誉198项,被确认为革命老区。今天,32万各族人民正迈着铿锵的脚步,向着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区县现代宜居城市、呼伦贝尔岭东经济强旗和和谐社会典范的奋斗目标迈进。不久的将来,一个经济日趋繁荣、发展更具活力、城市整洁宜居、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的阿荣旗,必将成为呼伦贝尔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无论岁月斗转星移,你们对第二故乡的情怀依旧、依恋如故,在你们心中,永远珍藏着一种难以割舍的“阿荣情结”。我们坚信,广大知青朋友一定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阿荣旗的发展。同时,也恳请你们发挥地处首都北京的地缘优势、宾朋众多的人脉优势,为加快阿荣旗发展牵线搭桥,提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发挥你们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智力优势,利用出差或休息时间,回第二故乡为家乡干部传道授业,帮助我们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你们播洒在家乡的汗水,阿荣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为家乡付出的心血和努力,阿荣人民更不会忘记!
阿荣的山山水水在日日夜夜的思念你们,家乡的父老乡亲在翘首盼望你们,我们热烈地欢迎曾经在这里挥洒汗水的广大知青朋友带来巨大变化。让我们在大兴安岭南麓阿伦河畔再相会!最后,恭祝知青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顺达!
中国共产党阿荣旗委员会(公章)
阿荣旗人民政府(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