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九月菊
-- 发布时间:2012/4/11 16:23:00
-- 孩子“被贫富”,人为制造的不平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xin_0420107121635140133111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xin_04201071216353121364015.jpg:
转
孩子“被贫富”,人为制造的不平等
湖北黄石九中7年级实验班为6-9班,去年12月底,学生接到动员:班里要将普通黑板更换成电子白板,要向每人收费2000元。电子白板可通过电脑操控实现书写、绘图等多种功能,无需用粉笔板书,能方便老师与学生交流。每名学生花钱后受益期可达到3年。而非实验班的7年级1-5班没有被动员交此项费用。
安徽宿州市灵璧县一所小学,一位家长反映:孩子班上有90多人,但同一年级的小班只有30多人。国家不是已经取消分班了吗?但为何自己孩子所在的小学到现在还有这种贫富班?家长交了钱的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不交钱的孩子就要去挤近百人一间教室的大班。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国家教育的宗旨,而且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公平。
一位家长称,孩子上学时,学校曾告诉过他,如果交纳一笔费用就可以上“小班”,教学质量更佳,教室内设置空调、彩电、DVD等教学设施,每班学生不超过35人。不交钱也可以,要上大班。
当下肆虐多个省份的寒潮无疑让人倍感寒冷,这种“贫富班”的现象更让人寒心。这种因“财”施教式的“贫富差别教育学”,是赤裸裸的金钱歧视。“富者”可以到空调教室里去享受电暖风的舒适,而“贫者”则只能挤在百人一间的教室里相互取暖……
教育嫌贫爱富,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最终会影响社会公平。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调节器,可以使低收入的公民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样的分类在一些幼儿园已经开始了,往往与这样那样的收费有关。安徽的“贫富班”也好,湖北的“贵族班”也罢,只不过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一种集中表现,其背后则是种种复杂的利益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