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厚民,毛泽东的随身摄影师,现在已过耄耋之年,但面对媒体记者,谈及给毛泽东拍照的事,却依旧神采奕奕。以下是他和时代周报记者讲述他拍毛泽东生活照时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在庐山人工湖游泳,1961年
上世纪50年代,20出头的吕厚民被调往中南海从事摄影工作,60年代开始专职在毛泽东身边做摄影记者,前前后后在主席身边拍了12年照片。在他递给时代周报记者的名片背面,醒目地印着毛泽东的题字—“吕厚民同志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七日”。
吕厚民带着时代周报记者一幅幅地浏览他当年拍摄下的珍贵照片,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毛泽东的生活照。在《毛泽东同女儿李讷在中南海散步,1951年》中,毛泽东牵着女儿的手迈步在中南海的土路上,面对镜头,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觉走到两边。在毛泽东父女俩身后,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挽着裤筒、戴着陕北农民头巾的群众。吕厚民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这些是在中南海里劳动的工人,这些老百姓都知道毛泽东,因为他常在里面散步。”
“在我小学没毕业的一个大冬天的周日,父亲带我们几个孩子一起到南海的溜冰场去滑冰。一到那儿,我们就急急忙忙地换好父亲让人给买的崭新的冰鞋。父亲穿着大衣站在一旁,点上烟看着我们,似乎在说:‘孩子们练去吧,试试你们的身手。’这是李敏在《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一书中的描写。吕厚民则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毛泽东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刻。在《毛泽东和女儿李敏等在中南海滑冰场上,1953年》中,毛泽东站在冰面上,处于画面最左侧,饶有兴致地看着女儿穿溜冰鞋。毛泽东这副神态同样出现在《毛泽东和两个女儿、侄子在北戴河浴场,1955年》上,画面中毛泽东穿着泳裤,扭头看着同样席地坐在沙滩上的侄儿。在《毛泽东与孩子们在北京安定门外小憩,1953年》中,毛泽东夹着卷烟,同样随便地坐在草地上,表情惬意。吕厚民指着这张照片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这个在郊区,(毛泽东)坐在草地上,他出去也没带个凳子什么的,就席地而坐,休息。”
毛泽东在庐山,1961年。
毛泽东和两个女儿、侄子,在北戴河浴场,1955年
除了抓拍外,毛泽东留下的一些经典照片也有“摆拍”的。吕厚民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我在主席身边工作这么长时间,就希望每次出去能多拍几张,甚至动员主席,让他多出来散散步,实际上给我制造多拍照片的机会。”
这其中最成功的一次机会,造就了《毛主席打乒乓球》的经典照片。那是毛泽东去上海视察工作时,吕厚民和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共同“策划”的结果,他们让毛泽东散步回来时不走原来的门,在经过健身房内的乒乓球台时邀请主席打上几拍。主席在扣杀了第一球后等待对方发球的瞬间被定格,之后进入了千家万户,也造成了全国人民关于“毛主席喜爱打乒乓球”的印象。“也不能说摆拍,就说引导一下。引导一下他打两个球,给我们创造一下机会。”吕厚民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毛泽东的生活影像只有少部分有选择地通过报刊杂志对外发表,大部分随身记者们拍摄的底片都第一时间进入了档案室。“当时马上做了资料保存的。”吕厚民说。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留档的照片得以逐渐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和当年那些经过修改而流传的“经典照片”相比,这些毛泽东的生活影像更加生动,也更加客观。
毛泽东与孩子们在北京安定门外小憩,1953年
主席任你发挥
时代周报:在这次《领袖与人民》的展览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些毛泽东办公时的照片,也看到了许多毛泽东跟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照。拍摄生活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需要介入被拍摄者的部分生活。主席的这些生活照的拍摄过程和工作照有什么不同吗?
吕厚民:工作照指他办公、开会,接见客人、外宾啊,这属于工作方面。这个都是很多人在现场的,我跟着他活动的规律现场去抓拍,主要是表现主席和客人、主席和会议代表之间的关系啊、神态啊,特别注意主席这个神态面貌的表现。生活方面,因为我在这环境工作嘛(指中南海) ,他有什么活动我们马上就知道了,身边的同志有时候和我们讲一下主席出去散步啦,那我们就过去拍照。
时代周报:这就是告诉你可以过去拍照了?
吕厚民:也不是他们指挥我,只是有信息告诉我。就是有机会去给领导拍照片,记录他日常的生活,很自然的一面。不然的话就总是毛主席出来开会、作报告、接见外宾,很正式的。其实主席也是人,他也要生活,家庭、孩子也在一起。这里面有一些和孩子出去散步的照片,我们知道他出去散步就跟过去,或者赶上去跟主席见见面、握握手,他也不管,“哎呀,不要拍照啊”,他从来不说,不管。因为我前后待的时间比较长,我就感觉主席是个领袖,又是身边一个长者,比较和蔼可亲的。
时代周报:对于拍照,主席一贯的态度是什么?
吕厚民:其实主席从来不会说“哎呀,不是拍过了吗,怎么还要拍啊”、“不要拍了”之类的。没有说过。他从来不干预你,没有干预就是说非常支持身边的记者啊,包括我们常年跟在身边和他接触,他都很配合。任你现场去发挥,从来没管过。
时代周报:从你的角度来回忆的话,主席是喜欢拍照的人吗?
吕厚民:应该是不反对,也不主动提出。听其自然,反正我们和主席都非常熟悉了,有时候一块出去散散步,有时候我说:主席,和你一块照个相。他扶着我肩膀,叫旁边的人帮忙给我们照相。
时代周报:你和毛主席的合影有五张。
吕厚民:对。他都不拒绝。说什么怎么还照啊,这些都没有。身边的搞摄影的人是有这个条件,有这个机会。当然身边的一些人包括警卫员,也跟着一块跑、一块散步,也有的,很多的。但是他们有时候看我们照相,他们就躲一躲啊,(拍出的照片)以为是主席一个人在散步。
时代周报:你拍照时,他们都会下意识地往旁边去,尽量留主席在镜头当中。
吕厚民:对。也应该是有这个意识,突出一下主席。
毛泽东在北京郊区,1951年
毛泽东与次子毛岸青(左一),儿媳邵华(右二)、张少林(左二)、大儿媳刘松林(左四)、杨茂之(右一)在一起,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