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诗词曲赋楹联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17) ---- 【原创】 七律·湖山真意轩 诗话颐和园五十九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17&id=70487) |
-- 作者:樾下客 -- 发布时间:2011/12/17 10:12:00 -- 【原创】 七律·湖山真意轩 诗话颐和园五十九
七律·湖山真意轩
且向轩前拾翠明,闲窗秋月自幽清。
湖山真意顾林影,天地清音闻籁声。
风绕蔓花迷梦蝶,雨笼疏柳伴啼莺。
别来思绪知多少,对景凭栏无限情。
“湖山真意轩”位于画中游北,在画中游的后院,有院墙和一座垂花门。出垂花门就是湖山真意轩。湖山真意轩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清音山馆”。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重建。 无论是“湖山真意”还是“清音山馆”,都点明了此处建筑处山得水,是领略山水真谛的好地方。湖山真意比画中游高一层,敞厅三楹,轩中的上楣、下底座、左右楹柱相组合,恰好形成一个个“取景框”。立于轩中,每框一景,景景不同:南望昆明湖,碧波万顷;西眺玉泉山,山峦如黛;北望,树影岚光,倏恍万变;东望,则山坡渐陡,树合路掩。 北宋山水画大师郭熙认为:人们之所以喜爱山水,乃是由于山水“丘园养素,所常处;泉石啸傲,所常乐;渔樵隐逸,所常适;猿鹤飞鸣,所常观。”这种山水的情趣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陶养心灵之所,山水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对象,同时观照山水的穷形尽相也是一种审美的行为。这种审美的行为在儒家看来也是一种心灵修养的手段。 坐在湖山真意轩,感受着颐和园山水带来的美感,体会着自然的天籁清音,是足以愉悦身心的。亲近自然,寄情于山水,人的心灵与自然的融合是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标志,这可能也是“湖山真意“的真正含义吧?
|
-- 作者:欧肯河 -- 发布时间:2011/12/17 22:43:00 -- 风绕蔓花迷梦蝶,雨笼疏柳伴啼莺。
佳联! 欣赏,学习中! |
-- 作者:陆鹏九 -- 发布时间:2011/12/18 16:55:00 -- 湖山会真意,天籁和清音。
问候樾下兄! |
-- 作者:怡然 -- 发布时间:2011/12/18 18:02:00 -- 别来思绪知多少,对景凭栏无限情。
----湖山真意,佳句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