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茶余饭后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24)
---- [转帖]☆★:: 情归华夏——瑞典中国陶瓷展 ::★☆ 【上】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24&id=5434)
|
-- 作者:冰雪绿原
-- 发布时间:2008/9/28 11:10:00
-- [转帖]☆★:: 情归华夏——瑞典中国陶瓷展 ::★☆ 【上】
[转帖]☆★:: 情归华夏——瑞典中国陶瓷展 ::★☆ 【上】
在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期,瓷器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流商品,曾大量远销欧洲各国。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痴迷不亚于对黄金白银的追求,他们以能拥有中国的瓷器而备感自豪和骄傲。瑞典作为继英、法、荷、丹之后在中国广州开设贸易站点的又一国家,在清政府的许可下,一次次地将满船白银换成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香料等奢侈品运往瑞典以及欧洲其他国家。1745年,一艘名为“哥德堡号”的瑞典商船在返航途中意外沉没,为这批东方瓷器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千古之迷——哥德堡号沉船
20世纪初,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来到中国。1921年,他首先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这个发现使他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绚丽灿烂的彩陶文化把中国考古学推向了科学的新领域。
当人们深深叹服于这些陶瓷器的精美时,借助中瑞建交55周年的契机,我们在故宫午门展厅向公众展示这批生于华夏、荣于异域的珍宝,并遴选了其中的部分精品在网上展示,使其在生长于斯的土地上再放光彩。
“ 哥德堡”号是一艘木质商船,也是瑞典东印度公司最大的远洋运输商船之一,全名为“东印度人——哥德堡”号。1738年始造,1739—1745年三次来到中国广州,不幸于第三次返回瑞典时在哥德堡港离码头900米处触礁沉没,虽无人员伤亡,但是整船货物却在岸上欢迎人群的目光中顷刻间沉没在茫茫大海之中。人们从沉船上打捞起了30吨茶叶、80匹丝绸及大量的瓷器,仅瓷器一项拍卖所得就已偿还了该船的全部成本。随着水下考古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提高,重新打捞 “哥德堡”号的计划又被提上日程,经近10年的发掘工作,又打捞出9吨碎瓷片和400多件完整的瓷器及茶叶、生姜、丝绸、香料等物品。
瑞典东印度公司
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31年,当时的欧洲国家将与东亚进行贸易往来的公司统称为“东印度公司”。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创始人分别是苏格兰人科林·坎贝尔、德裔瑞典人辛德雷齐·科尼格和瑞典人尼克拉斯·撒尔格林。公司的成立对18世纪欧洲与中国的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瑞典政府给了它特许经营权,契约共签了 5次,前后经营达75年之久。1732—1733年科林·坎贝尔来到中国进行商贸考察,并在他的日记中记下了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东印度公司此后共派遣了 37艘大小不同的商船132次远航中国进行贸易活动,仅在1766年至1786年的20年间,就有超过1100万件套的中国瓷器运往了瑞典。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科林·坎贝尔
哥德堡号
“哥德堡”号商船长40多米,宽10多米,高约50米,载重量达1350吨。其一次能从中国带回的货物包括茶叶2677木箱,重366吨,丝绸19木箱,香料11.4吨,瓷器近百吨,还有藤器等。所载货物相当于当时瑞典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哥德堡号
沉没之迷
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经历了两年半艰苦的航行后,在距离哥德堡港码头仅900米时,突然莫名其妙地撞在了入海口的一块浅礁石上,顷刻间迅速沉入了茫茫大海。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为什么两年半艰难的航行都走了过来,却在平静的港湾里触礁沉没呢?此后的一些事情又使人们平添了更多的猜疑,领航员被抓后不久就被秘密释放,10年之后有人在南非见到了他。于是有人开始怀疑“哥德堡”号并非无意触礁,而是有人为因素存在。因为一艘远航归来的商船本来已是伤痕累累,必然需要重新整修,但所需费用是非常惊人的,而采取沉没货船之举则可逃过很多费用开支的缠绕,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当然,这只是人们在发现了种种蛛丝马迹之后的猜测和怀疑而已,时至今日关于“哥德堡”号沉没的原因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1732——1766年东印度公司航海年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青花山水纹碗
清 乾隆
口径15.2cm,足径6.9cm,高7.3cm
海事博物馆藏
碗撇口,深腹,圈足。碗内光素,外壁以青花绘山石水泊图,色调清新淡雅,纹饰简练而不失优美的意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青花过墙云龙纹碗
清 乾隆
口径15.2cm,足径6.2cm,高6.8cm
海事博物馆藏
碗撇口,口沿内敛,深腹,圈足。一条青花绘成的长龙自碗内蜿蜒盘绕至外壁,这种俗称“过墙龙”的纹饰在外销瓷中是不多见的。
|
-- 作者:冰雪绿原
-- 发布时间:2008/9/28 11:15: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青花斗鸡纹盘
清 乾隆
口径22.6cm,足径12.7cm,高3.1cm
海事博物馆藏
盘折沿,浅腹,矮圈足,酱色口。盘沿以青花绘莲花、竹叶纹饰,盘心绘斗鸡图。此盘构图新颖活泼,生动有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青花荷莲纹折沿盘
清 乾隆
口径16.4cm,足径8.2cm,高3.5cm
海事博物馆藏
盘折沿,弧壁,腹略深,外壁光素。盘沿上绘各种花卉竹草纹,盘心绘荷莲绽放于池中,构图疏朗,层次分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jpg:
青花博古花卉纹折沿盘
清 乾隆
口径16.1cm,足径8.6cm,高3.2cm
海事博物馆藏
盘折沿,浅腹,酱釉口。盘沿及盘心均绘有四季花卉、博古、洞石等图案,构图层次分明,是一件上好的外销产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jpg:
酱釉青花折枝花卉纹碗
清 乾隆
口径14.8cm,足径6.7cm,高6.8cm
海事博物馆藏
碗撇口,深腹,圈足。碗内壁绘青花花卉纹饰,外壁施酱色釉,这种装饰风格及施釉方法在18世纪外销瓷中很常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酱釉青花花卉纹盘
清 乾隆
口径21.5cm,足径13.3cm,高3.7cm
哥德堡市博物馆藏
盘外壁施酱釉,内壁绘青花牡丹四枝。1862年由商人詹姆斯·布恩组织,在哥德堡号沉没地附近海底中打捞发现。
|
-- 作者:冰雪绿原
-- 发布时间:2008/9/28 11:19: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jpg:
黑漆描金人物故事纹盒
清 乾隆
长30cm,宽21.7cm,高14cm
哥德堡市博物馆藏
盒为八角长方形,足饰四龙爪,通体为黑漆描金彩绘人物故事纹饰。盒内分隔成不同的格屉,存放各种象牙用具
域外生辉——瑞典收藏的中国瓷器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便捷了瓷器的运输,也加快了中国瓷器销往欧洲的步伐。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喜爱和追求可谓如痴如醉,若能拥有一件中国瓷器便感到无比荣耀,位于北欧的瑞典亦不例外,当年的瑞典王后乌尔利卡不但在斯德哥尔摩的皇后岛上建造了一个“中国宫”,还在“中国宫”里摆满了从中国运来的漆器、屏风、家具、瓷器及丝绸制品等。当然,明末清初的瓷器外销也采用了较为灵活的运作手段,除成品订货外,还有来样加工(国外多用木头制成胎型),素胎后挂彩;也有一些是素瓷胎直接出口,到当地再上彩施釉。总之,这一切行为都促成了中国瓷器在瑞典的畅销
迈森窑
迈森窑在德国境内,于1710年1月23日在德国人波特格尔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凭借奥古斯都大帝支持和赞助得以成立。初期建厂在德累斯顿,同年迁往附近的迈森,至今仍在生产,是欧洲创建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瓷器工厂。它的标识——两把交叉的剑已经成为著名商标。
英国新厅瓷器厂
新厅是1781年建立在英国斯达夫尔德郡的一个瓷窑,该窑的生产一直延续到1835年。它以产品设计奇特著称,其中一些设计最初也取自中国瓷器原型,后来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瓷器又模仿了新厅的一些设计特色。
纹章瓷
纹章瓷始于16世纪,现藏德国克赛尔朗德博物馆的青瓷碗附加的金属饰具上有克宋·冶令伯克伯爵的纹章图案,这是欧洲现存最早有明确年代可考的纹章瓷。17世纪后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命他的宰相马扎然创立“中国公司”,从中国定制了大量绘有法国甲胄、军徽等纹章图案的瓷器。从此,欧洲各国纷纷仿效,图案品种也不断增加,这种由欧洲各国出图样在中国烧制的纹章瓷开始盛行。
马瑞伯格窑
马瑞伯格窑是瑞典最重要的陶瓷工厂,1758年由约翰·埃伦雷希创立,最初只生产精陶。1766年该厂雇佣的法国人伯希文引进了软质瓷,最后生产出真正的硬质瓷。该厂的生产一直延续到1788年,图案题材主要是花卉和风景,有鲜明的洛可可风格。
广彩
18世纪中期,广州的瓷器加工业随着外贸的高潮而兴盛。“广彩”是指在景德镇烧造的素胎白瓷运至广州,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再经低温彩烧而成的一种釉上彩瓷器。广彩瓷器大多被销往海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jpg:
青花花卉纹大盘
清 康熙
口径33cm,足径18cm,高3.7cm
西方古董公司藏
盘心绘青花西番莲和牡丹图案,口沿为酱色。盘外底刻有存货清理记录编号:399。
此器物是波兰国王兼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1670—1733年)曾经存放在德累斯登(德国东部一个城市)的众多藏品之一。在那里他将自己所有的藏品都做了分类编号,并将号码全部写在器物上。他酷爱瓷器并大量收集,曾因支持赞助著名的迈森瓷厂而享有盛誉。迈森瓷厂不仅是欧洲首个硬质瓷生产工厂,也成为欧洲瓷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jpg:
青花山水人物纹长方花口盘
清 乾隆
口径28×19.7cm,足径21.7×13cm,高3cm
西方古董公司藏
此盘造型如同欧洲落柯柯风格的银盘。盘心绘仕女撑船渡江,衬以山水风光。盘沿绘各种花枝缠绕,纹饰繁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jpg:
青花山水花鸟纹八方高足杯
清 康熙
口径8cm,足径5cm,高11.2cm
西方古董公司藏
杯身呈八棱形,内外青花装饰。内外口沿下均描绘菱形花边。外壁八面绘有不同的风景、植物和禽鸟等纹样。高足上凸起弦纹,足上也绘有青花纹饰。这种造型源自欧洲的玻璃杯样式,早在唐代就已有如此形制的金银器高足杯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5.jpg:
青花山水楼阁纹带盖壶
清 乾隆
口径6.2cm,足径7cm,通高21cm
西方古董公司藏
此壶仿银器造型。壶嘴平短,耳形把手。器盖绘牡丹纹,壶身绘树木、宝塔等风景。壶盖和把手之间原应有金属铰链相连,把手上设计有精巧的拇指按。此器仿制欧洲巴洛克风格的金属器皿,主题也许与安森的环球旅行有关。
康芒多·安森于1743年航行环绕地球,沿途风光和风土人情便被人们想象设计出具有异域风情的各种图案。当时在中国定制的瓷器便有类似的设计。
|
-- 作者:冰雪绿原
-- 发布时间:2008/9/28 11:22: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6.jpg:
青花山水纹壶
清 乾隆
口径9.2cm,足径11.1cm,高12.5cm
歌德堡市西方古董公司藏
壶直流,扁盖带梨形纽,扭股式把手。壶身绘青花欧式建筑和山水柳树风景。此壶设计仿照英国新厅瓷器厂的器物风格,壶嘴造型适用于金属改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7.jpg:
青花仙鹤衔蚱蜢纹花口盘
约1750-1760年
口径24.8cm,足径14cm,高2.3cm
歌德堡市西方古董公司藏
盘花口,盘心绘一仙鹤,鹤嘴衔一只蚱蜢,盘沿处装饰洛可可式花卉图案。“蚱蜢”表示意大利的格里尔家族,“鹤与蚱蜢”是格里尔家族的自造徽记,他们并没有获得封号,但仍是瑞典东印度公司最重要的家族之一,他们中有四个成员曾在不同时期担任公司董事。1740年到1780年间,他们至少定做了八套不同的餐具。
|
-- 作者:海风
-- 发布时间:2008/9/29 1:03:00
--
去年歌德堡号来华,还做了纪念饼,没买 不过非常喜欢青花瓷,可没机会亲眼目赌了, 谢谢分享:)
|
-- 作者:兰花花
-- 发布时间:2008/9/29 10:01:00
--
只有中国才有青花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