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乌珠
-- 发布时间:2011/9/2 17:18: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无标题 320x200.jpg:
参加过淞沪大战、台儿庄大战的杨良平说起往事,非常伤心,一边讲一边哭。
“要亡其族,先亡其史”。健在的抗战老兵,都是国宝啊,我想尽力帮助他们。
这次我们护送过来的杨良平,一直没暴露曾经参加抗战、担任国民党少校军官的历史。他怕万一真实身份暴露了,不仅自己没命,还会连累妻子儿女。
保山距昆明486公里,与缅甸山水相连。
去年过年时,杨伯母的侄女张仕芬来保山,给杨伯送了个红包。张仕芬的父亲是抗日军人,参加过松山战役,是汽车五团的。闲谈之中,张仕芬讲起自己父亲,就勾起了杨伯埋藏多年的心事。
杨伯年纪大了,身体很差,多年的糖尿病使他眼睛几乎失明,但听力还行,听广播、听电视,他知道现在那段历史讲出来用不着怕了。
杨良平生于1919年,浙江绍兴新昌人。1937年参军,一入伍就参加淞沪大战,接着是台儿庄大战。出生入死,从士兵当到排长。1942年,跟着部队走到滇西,松山战役中,杨伯的两条腿被打断了,背下战场后送到后方美军医疗队治疗,腿伤治好又返回战场。
抗战胜利时,杨伯已是少校军官。因所在部队要调往东北打内战,杨伯不愿打内战,趁芒市机场调防时,开了小差。后来到南京,就职于南京京浦铁路局,1949年结婚,1951年移居山西。
1952年,种种原因导致家庭破碎。杨伯灰心绝望,到云南芒市永平杉阳出家。因无法去印度,他又流落到保山,到新光农场当工人,一直干到退休。他隐瞒了过往,在农场组建了家庭,默默生活至今。
回忆起往事,杨伯非常伤心,一边讲一边哭,张仕芬边听边哭,杨伯母听了吓了一跳,也泪水滚滚。
张仕芬把杨伯的故事告诉了亲戚杨建明。
杨建明大吃一惊。他开酒店,资助过很多抗战老兵,是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没想到自己的姨爹就是抗战老兵。抗战八年,姨爹从头打到尾!多了不起啊!杨建明马上把杨良平的事儿通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派人到保山,给杨伯送了纪念章。这个纪念章是志愿者出资做的。
蔡林森不回上海,是因为菲薄的工资支撑保山的家已很困难,无力承担往返路费。
今年年初,我带“胖哥”(网名)等8位志愿者上高黎贡山祭奠抗日阵亡将士。“胖哥””叫李明辉,河北人,是“关爱抗战老兵网”负责人。
高黎贡山是二战时海拔最高的战场。途中“胖哥”跟我说起老兵蔡林森。
蔡林森93岁,上海人。1940年,他和三位工友冒着危险搭乘怡和轮经中国香港、越南到昆明参加抗战,分配到滇缅公路管理局下属的汽修厂,从事修路工作。日军飞机几乎天天来炸路,他们就天天修,同来的两位工友都死在修路中。
1942年,蔡林森被空运到印度蓝姆迦受训,之后分到独立炮五团第二营补给连修理排,修汽车。
抗战胜利后,蔡林森和几个朋友在保山开了个路边汽修店。1952年,保山成立农业机械厂,把蔡林森招了去,他当上了新中国的工人,又娶了个大理姑娘。出于害怕,蔡林森没有把他在滇缅公路上当汽修兵的经历说出来。
1953年,蔡林森的母亲带着他的妹妹来保山看他。1954年他和母亲、妹妹一起回上海,会了会久违的二弟三弟,在上海住了一个多月,然后返回保山。这一别,就是56年。
蔡林森说,56年来,他时常想念上海亲人,可没法回去,1991年母亲去世,母子都没见上最后一面。不回上海是因为没有钱,菲薄的工资支撑保山的家已经很困难,无力承担往返的路费。
在昆明、上海志愿者的帮助下,蔡林森去年回到了上海,与上海亲人团聚,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今年2月25日,我到保山采访杨良平,我们要帮老人回家。
得知我要去,杨伯把抗战胜利纪念章佩戴在胸前,他把它视为最高荣誉。
杨伯说,投身抗战以来,70多年了,我一直没有条件回家乡。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但对不起父母。我没有尽孝。我一直想回家乡,在父母坟前磕个头表表孝心。
我听了心酸落泪。70多年了,杨伯父母的坟在哪里?新昌还有杨伯的亲人吗?我当即把杨伯提供的资料发到网上,希望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帮助杨老英雄寻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杨良平为父母上坟 640x480.jpg:
(杨良平为父母上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