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细加描述,恐怕一本百科全书的厚度也不足以呈现这个故事的全貌,这是一个传奇,由人类最美好和最邪恶的品质共同编织。无论后世如何赞美或贬低,这段历史确实地鼓舞着许多人,成为实现太空梦想的精神动力。
01、1995年6月29日,近地轨道上一派和谐场景——分别代表美俄航天技术最高峰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成功实施首次对接。自1957年前苏联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起,两个巨人间的航天竞赛就没有停过片刻。如果只看结果的话,这场竞赛也使人类走向太空的过程进入了史上发展最快的阶段。
02、1943年6月21日,德国佩内明德发射场,一枚测试用V-2导弹正在升空。追溯美苏航天计划的源头,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德国人。纳粹德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型实用弹道导弹V-2,德国战败后,涉及V-2计划的战利品与工程人员大量落入美苏之手,对两国的导弹与航天计划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3、1950年7月24日,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代号“缓冲器8”的二级火箭升空。只有顶部的杆状物是美国自研的“下士”火箭,纺锤形的箭体直接取自V-2。战后初期,美苏导弹/火箭开发都经过了参考借鉴V-2的阶段,这些V-2的后代们为航太技术发展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
04、冷战中最杰出的航天技术大师之一:沃纳·冯布劳恩博士(1912-1977),二战时曾主持开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V-2弹道导弹。战后前往美国,为美国军方和NASA工作,主导了一系列航天和导弹项目的研发。
05、苏联最伟大的宇航设计师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1907-1966)。在斯大林时期,科罗廖夫以政治犯的身份参与仿制德国V-2的工作,其后主持一系列为苏联获得名声的航天项目。如果科罗廖夫没有因手术事故早逝,苏联人或许有机会踏上月球。
06、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 1在前苏联拜科努尔基地由一枚R-7洲际导弹改装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人类宇航时代。实际上之前R-7多次试射失败,这次成功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但苏联人的冒险获得了成功,卫星升空给西方带来了巨大震撼。
7、进行静态展示的R-7A火箭,尾部多达20台主发动机是当时单台推力不足的无奈选择。苏联在火箭发动机技术上一直落后于美国,其后苏联人将饱尝这种差距带来的苦果,影响贯穿冷战。
08、地球上最著名的狗之一——第一只进入太空的生物,流浪狗莱卡。1957年11月3日,Sputnik 1发射的一个月后,苏联便将它送上太空。苏联官方称莱卡完成了长达一周的飞行任务并被实施安乐死。而实际上,莱卡在升空后不久即死于过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苏联至少发射过57只太空犬,为载人航天积累经验。
09、在苏联卫星计划发射成功后的一小段时间后,美国把一枚“红石”短程弹道导弹安放到纽约中央火车站大厅内展示,以安定人心和宣示美国科技并不弱于苏联,天花板为了容纳导弹尖端还挖了一个小洞,至今依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