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艺术家王磊夫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崛起的一代油画风景画家,其代表作《燕山的春天》以印象主义的外光色彩,表达了在政治解冻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影响着当时的中国画坛。1979年王磊夫与刘迅、严振铎、李玉昌、詹建俊、靳尚谊、吴冠中等36人一起组成的北京油画艺术研究会,以“美的旗帜”为主题,唤醒了艺术家群体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对民族、对社会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推引着以后中国画坛的走向。 30年来,秋去冬来、春到夏至,王磊夫负笈跋涉,笔下的风景涵盖了中国北起黑龙江、兴安岭,中到燕山、内蒙古大草原,西至天山、阿尔泰的山山水水,画程万里。从吐鲁番到火焰山,从魔鬼城到戈壁滩,从布尔津到白哈巴,从天山天池到喀纳斯的茫茫林海,到处都留下画家王磊夫的足迹,坎儿井旁与果农们交流,草原毡房里与牧民同唱,半个世纪的艺术求索,使画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面对阳光。山川、大漠、森林、和草原,王磊夫总有画不完的激情,面对绚丽多彩、变化莫测的自然美景,画家总有无法停止的动力。王磊夫曾坦诚地说:“我是在用画笔向人们诉说大自然的美丽,大自然的脆弱,以及它们的悲伤与欢乐,因为它们也是生灵!我发觉我自己与大自然有着难解的情缘,似乎我的血液里流进了山林的汁液,骨头里也溶进了山岩,我画它们,实际上也是画自己”。这是一个画家对自然、人生和风景的真诚心语。 自然、人生和风景,是油画艺术家王磊夫50年艺术之旅的心路历程。在漫长、纷繁的艺术道路上,王磊夫的油画风景辟出了油画艺术的一方清静,在吸收印象主义本源的同时,注重中国人文精神的融入,传达人类回归自然的呼求,透露人类对自然的怀想。“金色的秋天、殷红的夕阳、碧绿的草原、清澈的湖水、茫茫的林海、巍峨的雪山”这些与大自然情感交流的艺术作品,正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结晶。作品中透发出自然而然的思想内涵,浓缩的是画家面对自然的人生思考。 几十年来,王磊夫执著地坚守自己的绘画精神。由于他对油画技艺在推进中国油画风景艺术重要性的认识与实践,打通了印象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他的印象派画法,在写实描绘自然的同时,把含蓄、委婉的情怀寄寓于画笔的流淌之中。其作品呈现出整体浑厚、细致生动、色彩丰富、色调和谐的绘画语言性质,体现了人与自然在艺术脉络上承续传统、吸收深化、拓展未来的思想力量与精神指向,既强调印象派传统性文脉,也在于探讨“意境”这个中国山水画语境在油画风景中的多种可能性。如何将“天人合一”、“意境”这些表达精神境界的中国元素融入油画艺术,是中国风景油画家必须面对的艺术提案。王磊夫在继承印象主义光与色再现自然的写实中,注重营造“意境”以抒发主观意识来表达情感,成为探索中国油画风景画的独特语言。其油画作品色彩纯净、物象凝练、意境典雅、内涵深刻、充满情调、极富感染力。王磊夫经过苦心磨练,不为市场所撼,在东西方油画绘画中抽离属于自己的精神元素,成为印象主义中国化的守望者。
这感觉好美!真真似一幅油画!学习了!
秋天的色彩最为丰富,秋天的感觉真好,曾几次跟随王老师秋季出行采风,所以所拍PP也与王老师的油画作品风格有些相似,谢谢朋友的欣赏,愿将一份宁静和喜悦悄悄地带给你,新的一年里行大运、健康快乐、万事如意。
就是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