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书画艺苑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42)
----  临智永《真草千字文》习作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42&id=1530)

--  作者:好了翁
--  发布时间:2008/7/11 7:46:00
--  临智永《真草千字文》习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01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右军孙智永自临《千字文》八百本散与人间,江南诸寺名留一本。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习,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瘗之,号为退笔冢,自制铭志。以上文字引自唐李绰《尚书故实》。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个墨迹本真草千字文,正是出自王羲之之七世孙智永和尚。此本目前藏日本,但也有学者认为此本非智永真迹,乃唐人摹本。除墨迹本外,尚有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薛嗣昌刻本、俗称关中本和《群玉堂帖》四十行残本,这三种本子书风较为统一,比较可靠。
  释智永号法极,为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陈隋间人,出家永欣寺。做为书圣后人,薪传祖上书风自是情理之中事。前人曾评价说专范右军,精熟无奇。苏轼评价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东坡题跋》)。从墨迹来看,智永的楷书略带行意,技巧确实娴熟无比,与兰亭正是一脉相承。透过书法,我们似隐隐看见老禅师正襟危生、一丝不苟地写着、写着……千字文中的草书部分也是十分精彩的。常作为小草入手范本。正、草对照,有利于学习书法。加之书写八百本,散于江东诸寺,对普及和提高书法艺术,功莫大焉。


--  作者:粒沙
--  发布时间:2008/7/11 9:31:00
--  
从墨迹来看,智永的楷书略带行意,技巧确实娴熟无比,与兰亭正是一脉相承。
谢好了翁.书,文并貌,我学习了,记下了.
--  作者:随缘
--  发布时间:2008/7/11 12:44:00
--  

花甲之年妄学书,
个中滋味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
始是金丹换骨时.
好了翁--好功夫.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7/11 13:23:00
--  
始是金丹换骨时.
妙啊!道出了书法艺术的重要神髓!


--  作者:好了翁
--  发布时间:2008/7/11 14:32:00
--  
谢谢各位老师的点评!
--  作者:蓟门烟树
--  发布时间:2008/7/11 17:08:00
--  
谢好了翁.书,文并貌。
--  作者:悠然
--  发布时间:2008/7/12 16:05:00
--  

喜欢!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