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兔子念经
-- 发布时间:2010/7/21 12:29:00
-- 知青之歌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业画家。但是,我读了老知青黄山黄河的《乡愁》以后,实在按耐不住要为他的文章做个插图,于是《知青之歌》这幅漫画就产生了。
画有很多我不满意的地方,这张就算是个草稿吧。等我有时间了,再画得好一点。大家就凑乎先看着哈?
摘黄山原文:
《南京之歌》,又称为《南京知青之歌》和《知青之歌》《南京,我的故乡》,这首歌是三十多年前流传于大江南北,并被各地广大知青传唱,后被列为禁止歌唱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深沉、缓慢、表现思念家乡心情且旋律优美的歌曲。
这首传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的作者是一位南京知青,他的名字叫任毅(又名任安国)。男,生于1947年,南京市五中66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到江苏省江浦县插队。他的命运由此也随着《南京之歌》而沉浮。
此歌出台后,当即被传抄,并以惊人的速度在知青中间流传开来。并被知青视作真正属于自己的歌曲,而被重新命名为《知青之歌》,甚至还被入伍的知青带到军营中。
1969年8月,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华语广播以《中国知识青年之歌》为名,并以小乐队伴奏、男声小合唱的形式,播放了这首歌曲。那年头,苏修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按毛主席的话“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可想而知,莫斯科广播电台频繁播出《中国知识青年之歌》的后果会是什么!从此,任毅也就灾难临头。一个月后,《我的家乡》被定性为“反动歌曲”,任毅也预感到“自己的青春将要葬送在这莫名其妙的歌声中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知青之歌 人物三.jpg:
1970年初,张春桥指示:迅速查清此人,予以逮捕。1970年2月19日(阴历正月十五)夜,任毅在知青点被捕。后被以“破坏上山下乡和反革命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羁押期间,三次被拉去在公判大会上为死刑犯“陪斩”,他也因此有了一种末日随时降临的感觉。
幸运的是,当时身在南京主政的许世友将军因念及任毅年轻,且只是写了一首歌被判死刑而对此提出异议,他在审阅任毅的判决书时说,一名知青,仅凭一首歌就被判处死刑,岂有此理!最后任毅终被改判10年有期徒刑。凭着许世友将军的一句话,硬是把任毅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任毅后实际服刑9年平反出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知青之歌 人物四.jpg:
尽管他的青春被这场冤案彻底摧残,出狱后已是32岁了,可他没有放弃人生目标的追求,尽心尽力尽责地工作,从最底层的业务员做到公司经理,如今他的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日子过得也较顺心。
由于《南京之歌》的凄美旋律和当时的特定环境,这首歌在塞北草原、热带雨林、黄土高坡、大江南北所有知青麇集的地方被广为传唱。不过当时的流传方式,却只能采用手抄那种地下和民间的原始方式。知青们喜爱它犹如爱情,犹如生活和命运本身一样。知青们觉得,它所表现的是知青艰辛、美丽、苦难、漫长,千真万确的真实生活。这支歌奇妙的生命力,在于它本身像从每个知青心里流出来的一样,极其自然,原始,毫无刀斧雕凿之痕迹。那时节,不知道或不会唱这首歌的知青几乎没有。尤其是知青们在思念家乡、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时,必定会聚在一起轻轻唱起这首属于知青的歌,必然也会唱得大家眼泪哗哗、泪眼婆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知青之歌 人物五.jpg:
乡愁,是当年伴随我们每一位知青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离不开上山下乡这四个简单的字。正是上山下乡,大规模地撕扯着骨肉亲情,牵动着千百万个悲欢离合的家庭,使得知青和亲人,不得不一年又一年,以送别的泪水和遥远的思念藕断丝连。
那时我们很年轻,也经常会深陷于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中。可以说,乡愁是一次次心灵的痛苦煎熬,是一阵阵懦弱与坚韧的激烈交锋,但每次痛过、伤心过之后,我们都会振作起来,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必须面对现实。从那时起,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遇到过不少沟沟坎坎,但我们都能一一坚定而从容予以跨越。因为,我们在化解乡愁和更大的烦恼中学会了坚强,懂得了与命运抗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知青之歌.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