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泾河之源
-- 发布时间:2011/2/28 20:28:00
-- 绘画与邮票2:《矿山新兵》
今天发的这三枚邮票及原画,都是上世纪70年代创作和发行,在当时曾经轰动一时。
2、《矿山新兵》
<!--EndFragment-->
1973年3月8日,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了《中国妇女》(编号票63-65)邮票一套,在当时那个时代给人们一种清新感,我本人也很喜欢这套邮票。其中第一枚为《矿山新兵》,志号为63。
<!--EndFragment-->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63-1.jpg:

这枚邮票图采用的是杨之光创作于1971年的中国画《矿山新兵》,其构图简洁清新,尽显女性柔美身姿和时代特色。从女矿工的衣着、矿工棚里的草帽,以及矿山处于南方等,都衬托出一个“新”字。《矿山新兵》1972年在全国美术展览中获奖,在当年的全国美展中是影响最大的中国画作品,当时的评论文章写到:“它以简洁的构图,清新的笔调,生动的形象,概括了社会主义伟大时代青年人朝气蓬勃、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
<!--EndFragmen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63-1原画.jpg:

1971年,广东省筹备庆祝建党五十周年而召集画家布置重点题材创作,杨之光于1971年7月去广东,8月1日抵达肇庆地区的马鞍煤矿,他了解到马鞍煤矿当时有一个全省著名的女矿工连,连里的二十八名女青年,大多数人都是由农村妇女转变成为工人。他将目光集中在一个叫杨木英的女子身上。杨木英1969年结婚,新婚不久的丈夫就在一次事故中遇难了。她抹于眼泪,继承丈夫的事业,加人矿山新兵的行列,她的英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这就是《矿山新兵》的原型。《矿山新兵》一问世,立即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人民画报》刊登,海外及国内的不少画报刊登了。当时有言,“戏剧创作学样板戏,小说创作学浩然,国画人物画创作学杨之光,油画创作学刘春华”。
杨之光(1930-)是广东揭西人人,中学时代就临摹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吴昌硕的作品。中学毕业后师从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学习国画,后来入苏州美专上海分校攻读。1950年考入中央美院绘画系,得到了徐悲鸿、叶浅予等名师指导,1953年毕业后到广州美院任教。此外给我印象较深的有,1966年为金敬迈长篇小锐《欧阳海之歌》作插图。1973年与鸥洋合作创作的《激扬文字》。
这枚邮票为影写版印刷,规格30mm*40mm ,由于规格与原画略有差距,邮票设计将原画四边裁剪了部分,但基本保持了原画整体风格。这套(枚)邮票印量1000万枚,单枚面值0.08元,现在整套邮票的价格已经逼近500.0元。
<!--EndFragment--> 在这里也同时欣赏一下杨先生的另一幅有名作品——《激扬文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激扬文字.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