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书画艺苑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42)
----  《张黑女碑》有神韵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42&id=61641)

--  作者:兔子念经
--  发布时间:2011/6/13 0:49:00
--  《张黑女碑》有神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示范张黑女碑.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北魏《张黑女碑》原称《张玄墓志》,清朝出土,为避康熙皇帝之名“玄(烨)”而改称《张黑女碑》。学魏碑者“二张”碑不可不学(另外一个“张”,是《张猛龙碑》),两碑风格不同,但对后世之影响是不分伯仲的。

 

现在我有五个学生在临此碑,已极近此碑神韵。

 


--  作者:墨黛
--  发布时间:2011/6/13 1:36: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功夫深!《张玄墓志》扁方疏朗 多出隶意 行笔不拘一格 父亲喜好此贴 所以比较熟悉,兔老师意临很有深度 严重学习 !


--  作者:兔子念经
--  发布时间:2011/6/13 2:03:00
--  
墨黛,看来,老人家的审美品位绝非一般!
--  作者:金色童年
--  发布时间:2011/6/13 11:05:00
--  
看碑,有神韵!
--  作者:姜钧杰
--  发布时间:2011/6/13 17:14:00
--  
学习漠兄的刻苦精神!
--  作者:兔子念经
--  发布时间:2011/6/13 17:52:00
--  

童哥好!

 

姜哥,我不是刻苦,因为天天教学生写这些字,等于天天在临这些法碑名帖嘛。


--  作者:孤岛
--  发布时间:2011/6/14 11:32:00
--  
孤岛实在疏懒,只近来偶尔瞎逛,陡见“张黑女”就实在忍不住说几句。尚在少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临过“张黑女碑”。当知青时俺就把家里的帖带了下去,后来一大摞的帖被农场一湖南人借去,也没几日,连人带帖的都失了踪迹,气得老子提着长刀到处找那孙子,当时就想别让老子找到,否则非砍你丫挺的几刀。再往后,回城了,俺基本放弃了书法,走了另一条路,只偶尔提笔罢了。
--  作者:兔子念经
--  发布时间:2011/6/14 12:17:00
--  

孤岛,好情节!

 

现在我的那些娃娃学生,谁一学《张黑女》,就不想写别的啦,都愿意用小榜书去临。后来我才知道原因,原来写《张黑女》参加比赛容易抓人眼球,得上大奖。


--  作者:墨黛
--  发布时间:2011/6/14 18:14: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你们好样的 我们好好听着的!


--  作者:兔子念经
--  发布时间:2011/6/14 22:30:00
--  

墨黛,你跟孤岛同在一城,见过面吗?

 

你们俩管我一顿酒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