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书画艺苑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42) ---- [推荐]爨宝子碑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42&id=80129) |
-- 作者:设字209 -- 发布时间:2012/8/27 15:08:00 -- [推荐]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 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东晋安帝乙已年(公元405年)刻,用笔结体与《中岳嵩高灵庙碑》极相似,在隶楷之间,康有为评其:“端朴若古佛之容”,“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现碑石在云南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学写《张迁碑》一路的汉隶,参入《爨宝子碑》的用笔及结字,顿使字形具灵动逸纵之趣,可防结构流于僵木。
爨宝子碑碑文 背景 历史典故 三国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称为“南中”, 是蜀国的一部分。南中地区的豪族大姓主要集中在朱提(今昭通)、建宁(今曲靖)两郡。南中最有势力的大姓为霍、爨(cuan四声)、孟三姓,公元399年,霍、孟二姓火拼同归于尽后,爨姓成为最强大的势力。汉族移民带进南中的汉文化在豪强大姓统治者中部分地被长期保存下来,并与当地土著文化相融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爨宝子碑”则是这种融和的结晶。爨宝子是爨姓统治集团的成员,“爨宝子碑”是在他死后立的。 艺术价值 此碑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楫》中评其为“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容”,又云“朴厚古茂,奇态百出,与魏碑之《灵庙》、《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它与书刻于公元456年的北魏《嵩高庙碑》风格接近。其立碑之时距书圣王羲之死时仅30年,却与世传右军法帖书风之清雅俊逸大为迥异。 它朴茂古厚,大巧若拙,率真硬朗,气度高华,气魄雄强,奇姿尽现。究其渊源,因属隶变时期的作品,体势情趣、情态均在隶楷之间。寓飘然于挺劲,杂灵动于木讷。 由于其脱胎于汉隶笔法,故而波磔犹存,相较于《张黑女》《元怀墓志》等成熟的魏碑,它则更显得“原生态”。此碑字用笔方峻,起收果断,似昆刀切玉;字的造型奇特自由,似天马行空,神秘莫测,令人产生丰富联想。 艺术本真 康有为的尊碑思想源于碑学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本真和人性原朴,而这恰是自唐以来渐失灵性的帖学所缺乏的. 南朝禁碑,云南却有碑,这恰巧填补了南朝无碑的空白; 爨宝子碑的署款为太亨四年,而查历史年表,晋朝却没有太亨年号!云南地处边疆,书法石刻甚少,文化基础薄弱的地方冒出了文化尖子. 爨宝子碑谜一样的. 与内地相比,云南是"南蛮"之地,引弓抱鞍之民,受内地文化熏陶较少,所以爨宝子碑没有南朝书法讲究法度又潇洒妩媚的书卷气,更多的是任性为之的霸悍雄强的南蛮之气. 爨宝子碑的精髓 综上, 爨宝子碑不是名家所书,也不讲究什么笔法,具有的是刀味,石味,民间味,野蛮味,和南朝正统的名人书家严守法度,笔意结构,书卷气形成强烈对比.学爨宝子碑就是要从这些"不法","不名","不笔","不汉"中去体味一种别的什么东西,这种”别的什么”才是爨宝子碑的精髓. |
-- 作者:设字209 -- 发布时间:2012/8/27 15:14:00 --
|
-- 作者:设字209 -- 发布时间:2012/8/27 15:16:00 --
|
-- 作者:姜钧杰 -- 发布时间:2012/8/27 20:33:00 -- 谢谢设兄的详细介绍!辛苦了!你的介绍使大家都受益!再次谢谢了! |
-- 作者:长安自牧斋主 -- 发布时间:2012/8/27 20:50:00 -- 学习欣赏。谢谢! |
-- 作者:墨黛 -- 发布时间:2012/9/3 1:31:00 -- 谢谢 209 老师传教 ! |
-- 作者:金色童年 -- 发布时间:2012/9/3 7:54:00 -- 欣赏!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