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东西南北大家谈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3)
----  有感国母的歌声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3&id=102856)

--  作者:知青老王
--  发布时间:2014/5/13 22:43:00
--  有感国母的歌声
      俺不是个轻易动感情的人,以至妻子总说俺心冷、面冷、嘴冷,其实都是人,都有脆弱的地方。我也喜欢音乐,喜欢民族歌曲,那种悠扬悦耳真是一种享受,日前想听一下音乐,缓解疲劳,一下就想到歌剧《江姐》中“五洲人民齐欢笑”那段唱,调出来正好是彭丽媛的。真好听,可惜了,她成国母了,以后不会再能听到了,于是,我收藏了。
“到明天全国解放红日高照,请代我把孩子来照料,告诉他胜利得来不容易,别把这战斗的年月轻忘掉;告诉他当好革命接班人,莫辜负人们的期望党的教导......”彭丽媛唱得太好了!

      每次听到这里,我的鼻子就会发酸,就会......义愤填膺,江姐、董存瑞、刘胡兰等,都被某公孝子贤孙拿来糟改,有良心的人想想毛岸英,为了保家卫国,马革裹尸,埋骨他乡,竟然有人抹黑,泼脏水;可有人跳楼......不能再说了,犯忌!还是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吧
      感慨之余,看看现在,只有一声叹息:江姐,就是个歌剧吧

--  作者:先乡后城
--  发布时间:2014/5/13 23:20:00
--  
   都有同感。
--  作者:共同
--  发布时间:2014/5/13 23:45:00
--  

我看你心不冷,还相当地热。

咱客观地说,我还是喜欢歌剧《江姐》的原唱。虽然彭丽媛可能在歌唱功底上技高一筹,但是在对原剧的理解上,比不过文革前的老演员。


--  作者:天山雄鹰
--  发布时间:2014/5/14 16:29:00
--  
     老王朋友说得好,我完全赞成!同意先乡后城和共同朋友的看法。谢谢三位朋友。
--  作者:知青老王
--  发布时间:2014/5/14 18:13: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春节前夕,中国民族歌剧史上出现一个难忘的时刻:在“红梅迎春——五代"江姐"共聚首”新春联谊会上,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五代扮演江姐的演员首次相聚在一起,她们是郑惠荣、孙少兰、万山红、铁金、王莉(从左至右)。此外,著名表演艺术家、电影《烈火中永生》里江姐的扮演者于蓝也来到现场。当她们共同唱起《红梅赞》时,那跨越时空的歌声,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被公认为饰演江姐第一人的郑惠荣,面对大家的祝贺,异常激动。她回忆说:“1963年9月,歌剧《江姐》正式进入了试唱和排练阶段,当时确定万馥香演A角,蒋祖缋演B角,我演C角。我们3人互相鼓励,表现都很出色。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演江姐、学江姐,我们把扮演江姐的过程当作了一个净化自己灵魂的过程。1964年,该剧开始全面公演,很快轰动了全国,当时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观看了演出。”
      郑惠荣在扮演了第一代江姐后,于60年代离开空政歌舞团,到北京自来水公司作了一名普通的女工。她们3个人中的万馥香如今已不在人世,蒋祖缋也移居海外。

--  作者:知青老王
--  发布时间:2014/5/14 18:30:00
--  
一直有不少“精英”对宣传爱国十分反感,在它们的眼睛里,只有美国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