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东西南北大家谈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3) ---- [转贴]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3&id=2106) |
|
-- 作者:风语无声 -- 发布时间:2008/7/21 22:15:00 -- [转贴]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
|
-- 作者:香茶 -- 发布时间:2008/7/22 9:30:00 -- 整篇文章很有力度下面这段我看的更详细 ![]() 我并不是要批评这些成功人士的记忆。任何历史都是叙述者的建构,每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中“话说当年”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色彩。遗憾的是,那些失败者往往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青春无悔”。历史有时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当年“上山下乡”的那1600万知青,个个都成了知名作家、著名导演、企业老总、政府官员,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寂寞而彷徨的青春、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可以变成记忆中或艺术上审美的题材,这是无可指责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当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其实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他们的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今。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
|
-- 作者:粒沙 -- 发布时间:2008/7/22 14:01:00 --
|
|
-- 作者:闯北走南 -- 发布时间:2008/8/2 8:19:00 --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寂寞而彷徨的青春、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可以变成记忆中或艺术上审美的题材,这是无可指责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当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其实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他们的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今。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分析得太好了,我认同这段。 |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8/8/10 9:52:00 -- 少数人,主要是当权阶层,因上山下乡而得益,但更多的人是受损。不过得益的人因为占据好位置,有极多的话语权,所以今天在很多宣传工具仍大喊“青春无悔”,仍说没有上山下乡运动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就一点都不令人奇怪了。 |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8/8/10 9:56:00 -- 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当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其实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 其实时间还应当追溯到更早,由于所谓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等一系列析端的、失败的政策,造成城市就业岗位不足,当局只能以“上山下乡”,以牺牲一代人——具体说是一代“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青年和平民青年的青春来应付…… |
|
-- 作者:香茶 -- 发布时间:2008/8/11 11:09:00 -- 对于知青这个问题我们是当事人,当局者迷。地位不同,看法不同,我们看问题有局限性,片面性。都是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比较固执坚持己见,讨论不出结果来,还是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
|
-- 作者:清风出袖 -- 发布时间:2008/10/3 9:31:00 -- 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当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 一代人的青春与“要了你的命”比起来,那当然要轻微得多,政府的行政政令的存在肯定就是合理的,历史学家评:自秦汉以来,一切帝王无一不是“X”......,老百姓可都是地道的“面瓜”! |
|
-- 作者:龙行天下 -- 发布时间:2008/10/3 11:15:00 -- 哈! 如此热烈的讨论我怎么居然没有看到?! 看来以后对“贴吧”要多关注些了。 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这段历史,作为文革的一个几乎是必然的组成部分,是一定要坚决否定的!这一点不应当有丝毫的疑义!反对这一观点或曰结论的人,不是糊涂,就一定是别有用心了。 |
|
-- 作者:散墨 -- 发布时间:2008/10/6 12:53:00 -- 以下是引用香茶在2008-8-11 11:09:34的发言:
对于知青这个问题我们是当事人,当局者迷。地位不同,看法不同,我们看问题有局限性,片面性。都是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比较固执坚持己见,讨论不出结果来,还是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不敢苟同,当事人都不说真话,留下谜团,叫后来人花费精力,时间,财力去解释历史悬案,其过失实在是错上加错!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也是贻误后代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