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散淡闲人
-- 发布时间:2008/9/7 15:15:00
-- 也聊“青春无悔”
说“聊”,就是说与“论”是不同的概念。聊就是随便说说而已,万不能是评论、赞美、和批判的意思。本人虽亦是知青,当然就是“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分子了,但决无总结评论“知青”和与之密不可分的“上山下乡运动”的水平和能力,故不敢妄加论断。也就是对“青春无悔”之四个字,胡乱的聊几句吧。
“知青”广义的来说是指有知识的青年,各个朝代、各个年代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古时上过几年私塾、能吟几首诗词大概就算有“知识”了。当上秀才考上举人,就可算“精英”了吧,做到进士就是入了权力阶层。建国后,50年代时,小学毕业就该算有“知识”了,60年代读了初中也能算有了“知识”。狭义的来说,是专指从共和国在公元1955年起,开始的有计划将城市部分中小学毕业生送到边疆和农村,参加农业建设,直到80年代初才结束的“上山下乡运动”中,那些由城市来到农村、农场、和建设兵团的青年们 。
某些观点把知青定为“那一代人”,本人不敢苟同。“知青”是伴随“上山下乡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称呼,只要是在运动中去了农村边疆的城市青年都被称为“知青”。而“知青”中的人,到80年代运动结束时,从年代讲,最早的是55年,最晚的大概在77、78年吧,年龄差距可达20多年。从下乡的“乡龄”来看,最长的到那时(80年代)已有20多年,最短的不过1年,“乡龄”差距也有20多年。从知青的经历来看,66年以前就已下乡的知青,文革时已不再是学生,而以“老三届”为代称的知青却是以“红卫兵”为主体,而70年代中期的知青在文革时还是小孩子,虽然都是知青但阅历和感受却有天壤之别。简单的把知青归为“这一代人”而做以评判和结论,难免会有偏颇,怕也会在知青这个广大而复杂的群体中难以得到共同的认可。另外在知青运动中,不可否认的是,以“老三届”那批知青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影响在全国最大,大概是因为他们是正处与文革时期以及是整个知青运动中规模最大、人员最为集中的一批。
广大的知青群体中,由于他们的出身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自己努力奋斗的程度不同、下乡时间不同、下乡环境不同、回城的路途不同、每人的机遇不同,那么他们在下乡时的经历和回城后的境遇,就会有千差万别。这种现象和我们同时代没有下乡经历的人一样,无论我们是否下过乡,我们的人生轨迹都不会相同。,但相同的是,不论何年何代、任何群体和社会环境,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做出较大成绩,大多数人都做着普通的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也会有少数人挣扎在生活的底线。知青群体是这样,其他群体也是如此。下乡时如此,回城后亦是如此。人一生能否做出成绩,关键在与个人的努力和机遇,和是否下过乡,没有太大的关联,我从来不相信,将近两千万的知青,要是不下乡,就个个都能成为专家、教授、高官,企业家、甚或个个都成为腰缠万贯的比尔盖茨。
至于“青春无悔”一语,无非是一个人对自己青春的一种感悟情绪,无悔也罢,有悔也罢,人总是就有一个青春时期,怎样看待自己的青春时期,那是自己的事,也是自己的人权。知青对自己青春的看法大致上也就三种,一种就是“青春无悔”:认为知青生涯所受的磨练,是自己人生的一块基石,对自己回城后的奋斗有相当的帮助。一种是“青春有悔”(相对于青春无悔而言),认为自己的知青生涯是自己人生的灾难,使自己丧失了人生命运的基础。还有第三种大概就是“青春就是青春”它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无所谓“有悔”或“无悔”淡然处之。我倒觉得,一个人只有适应各种环境,不畏任何艰难困苦,才能使自己的航船勇往直前的驶到彼岸。
无论哪种看法,都是知青对自己青春的看法。它既不能用来代替其他知青的看法,更不能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别人的看法之上。不管是回城后做出了成绩的知青,还是回城后仍是普通人的知青抑或是现在还生活在平困线上的知青。任何“知青”都无权去干涉和指责同为“知青”中的其他看法,至于根本就没有知青经历的一些人,又有什么权利对“知青”去横加指责呢。
本人是“黑五类”子女,在知青生涯中也曾受过政治思想批判。学历仅为初中毕业生,距离大学门口最近时也就是10米左右,那还是在逛马路时偶尔从一大学门口经过。“精英”这项花环的光辉怕是到地狱时也不能照到头上了。回城后直干到退休也不外就是一普通工人,虽无什么成绩可言,但也能混个温饱。对于自己那一段知青经历,既不会因别人对知青的过度赞誉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因别人对知青的无限贬低而自惭形秽。既不会高呼“青春无悔”;也不会指责“青春虚度”。俺只是千千万万知青中的一员,但也难忘一生中那段“知青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