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东西南北大家谈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3) ---- 为啥不习惯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3&id=93829) |
-- 作者:常看 -- 发布时间:2013/6/30 8:31:00 -- 为啥不习惯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移民美国后的各种不习惯:吃穿太便宜空气太清鲜
aiyysghgyy 2013-6-11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福,我先后三次到美国去旅行,分别去过美国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以及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佛罗里达州奥兰多、阿拉巴马州伯明翰、蒙哥马利、莫比尔、门罗维尔等中小城市。在美国旅行期间,我有机会见识了美国的方方面面,也经常遇到中美强烈反差的“不习惯”: 1、“不习惯”天天蓝天白云…… 2、“不习惯”空气没什么灰尘…… 3、“不习惯”美国人太有礼貌…… 4、“不习惯”开车总是让行…… 5、“不习惯”吃穿用价格太便宜…… 6、“不习惯”食物多是“(有机的)” 美国超市里的大多数食品都是Organic(有机的),外包装上有醒目的USDA(美国农业部)的ORGANIC(有机)绿色圆形标志,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 与国内贴上有机便签就价格飞涨成为“贵族食品”不同,美国的有机食品依然是“物美价廉”,是普通老百姓都消费得起的平民食品。 以我在沃尔玛超市购买的1.⑧9升装的rganicSoymilk(有机豆奶)为例,这么一大盒只需要2.5美元,足够全家人喝几天了。 8、“不习惯”小城镇也有沃尔玛和麦当劳…… 9、“不习惯”城市的周末冷冷清清…… 10、“不习惯”冰水永远是免费的……
以上十个方面,是我在美国旅行生活中碰到的“不习惯”的突出方面。 经过几天的时间,我慢慢适应了美国人的这种“习惯”。 不过,一旦我适应了美国的这种“习惯”,几天后回到中国时,我必然将碰到回到“中国”的“不习惯”。
钢产量以百万吨计:
2004,全球1071.5,而中国 282.9,美国 99.7
中国年年递增,美国年年递减,至:
2009,全球1219.7,中国567.8,美国58.1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kaixinhe与zhulaozhong的ZT,均从beizhiw谈天说地中转来。 |
-- 作者:共同 -- 发布时间:2013/6/30 23:49:00 -- 都是“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惹得祸。 |
-- 作者:常看 -- 发布时间:2013/7/1 8:37:00 -- 没错。
反思文革前大炼钢铁超英赶美,文革却有停产,毛主席与LD不同,他早就把思想看的比钢铁更重要了。 现在我们的钢铁产量早已超英赶美,可仍在落后,说明了毛主席老人家的胸怀智慧和超前的预见。
一个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国家,更要有充分的计划性,更需要更大的平衡度,更有效更理性的消费。 换言之,我们不需要耗费那么多的钢铁,更不要做世界上高消费人群的奴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