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index.asp) -- 延河水 (http://zqbbs.5ijt.cn/list.asp?boardid=58) ---- “留住祖先的声音”--陕北方言成语3000条--王六著 (http://zqbbs.5ijt.cn/dispbbs.asp?boardid=58&id=103303) |
-- 作者:飞宇 -- 发布时间:2014/5/30 12:32:00 -- “留住祖先的声音”--陕北方言成语3000条--王六著 作者简介:王六(王建领),1958年生,陕北米脂县人。种过地,当过兵,挖过煤,卖过粮,教过书,曾任佳县县长,清涧县县委书记,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商洛市常务副市长。他在题为“听陕北话、听见古代”的代前言中写到:“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我对于陕北文化一直怀有深厚感情,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007年我的挚友老乡、在北京工作的朋友张东升先生,告诉我“中华书局”出版了当年北京赴延安插队知青王克明编著的《听见古代》,他认为是近年来最值得推荐的一本关于陕北方言的大著,也是最有可能传世的作品。为此他自己掏钱买了二百多册分送给关心热爱陕北的朋友们,并且叮嘱我认真拜读。关于王克明,我和东升先生都未曾谋面,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看法:作为陕北人,作为深爱这片土地、人民及其文化的陕北后代,我们应该向王克明先生鞠躬敬礼!听陕北人说话就能听见文言文,就能听见古代。王克明的《听见古代》以陕北方言为线索,运用独特的视角,把当今应用运的陕北词汇追 到古代,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被忽略了的文明和别样的民俗风情。用王克明先生的话说:“在寻找方言的历史时,所有的界限都可能消失,古代的历史,可以直接延续到今天的生活里面。方言所传承的历史文化、观念形态、就在周围。” 一个外来户,为了融入陕北被迫学说地方土话,从简单的弄明白到感兴趣,从疑惑到寻根探源,竟先于我们这些坐地虎弄清了陕北方言的所以然,这对我是一个启发,也是一大惭愧。” |
-- 作者:山杏儿 -- 发布时间:2014/5/30 15:08:00 -- 王克明,是在延安河庄坪插队的北京学生。他著书的【听见古代】用很正宗的陕北方言记录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是一本学习、了解、陕北文化的好教材。 |
-- 作者:艺海 -- 发布时间:2014/5/30 19:11:00 -- 飞宇弟说的好,我们本土人应该干而没有干的事,且被一个外乡人做的那么好,我们除了敬佩外,就是向他好好学习。不知此书何处 有售?请留地址。艺海 |
-- 作者:飞宇 -- 发布时间:2014/5/30 21:35:00 -- 回复:(艺海) 飞宇弟说的好... 艺海兄好!王六所著《留住祖先的声音》这部书我可以给你联系到,可是王克明先生的《听见古代》我也没有得到。咱们一起去寻找吧。希望延河水版块的朋友们谁有《听见古代》这部书的消息言传一哈。谢谢啦! |
-- 作者:飞宇 -- 发布时间:2014/5/30 21:49:00 -- 以下是引用艺海在2014/5/30 19:11:00的发言:
飞宇弟说的好,我们本土人应该干而没有干的事,且被一个外乡人做的那么好,我们除了敬佩外,就是向他好好学习。不知此书何处 有售?请留地址。艺海 艺海兄好!这个话克不是俄说的,是王六说的。 王克明的《听见古代》我也正在寻寻觅觅,王六的《留住祖先的声音》我会选择一部分发这里的。如果老兄喜欢的话可以和我联系。 |
-- 作者:飞宇 -- 发布时间:2014/5/30 21:55:00 -- 以下是引用山杏儿在2014/5/30 15:08:00的发言:
王克明,是在延安河庄坪插队的北京学生。他著书的【听见古代】用很正宗的陕北方言记录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是一本学习、了解、陕北文化的好教材。 山杏儿大姐啊!能否给俄找一哈这部书,拜托了。 |
-- 作者:山杏儿 -- 发布时间:2014/5/31 14:52:00 -- 飞宇小弟我也没有这本书,我建议你找化工大学的丁巨元校长问一下,因为他是河庄坪插队的,和王克明熟悉。 |
-- 作者:飞宇 -- 发布时间:2014/5/31 16:11:00 -- 好的!丁巨元校长的电话俄有。一会和丁校长联系一哈!谢谢山杏儿大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