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越江
-- 发布时间:2009/1/19 16:52:00
-- [转帖]纪念赴延安插队四十周年知青代表祝文发言稿
好在去年国庆长假,刚刚和几位同学回了趟延长朱家河,有些新的印象和感触,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分享,算是一个汇报吧。此次回村,与当初下乡事隔近四十年,确有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感觉:
一、 环境
回延安之前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有变化、有发展;另一方面又怕变得认不出,完全陌生了。比如改建后的北京金融街、前门大街,哪里还有一点老北京的气味?满目充斥着节次麟比的玻璃大楼,好莱坞电影片场般的仿旧建筑,使得京都历史人文气息荡然无存。如果没有了那留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景象人物,我们的回乡造访还有什么意义?
踏入延安延长的土地,各种顾虑顷刻烟消云散。处处是熟悉的画面,熟悉的乡音,熟悉的鸡鸣犬吠,连久违的驴叫,都显得格外动听悦耳。随便拿一张过去在村里拍的老照片对比,窑洞还是那个窑洞,梁还是那道梁。但是山绿了,草密了,树稠了,牛羊没了。照片的颜色由黑白变成五彩缤纷。深秋的山野,像一幅宁静凝固了的油画,不是香山,胜似香山,没有漫山遍野游客的嘈杂,只有回到了原生态的草坡森林和树上挂着的累累硕果。
提到果品,延长的苹果脆而甘甜,色香味俱佳,我们久居京城不乏各类鲜货物品充足之地,却无缘品味享用。包装做得也考究精美,据说挑选出最好的苹果全部用于行销国外市场。
一些农户家里已经开始使用沼气,通过养猪-粪便发酵产气-点灯和做饭-沼液给林果施肥,建立起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生活模式。
二、 资讯与交通
当年进出朱家河,只有肩挑人扛的羊肠小道。现在新修的渭清公路,已成为铺油的通衢大道。进村的道路,也可以一车开到沟底。延长发展规划的交通大十字战略,更将公路修过了跨省的黄河,直达山西。
六九年的朱家河,听不到广播,看不到近日的报纸。所以,当时我们想为村里办的头一件公益事情,就是装一台扩大机,架设有线广播,使乡亲们听到北京的声音。这在今天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的小事,当初却让我们吃尽了苦头,辗转延长-北京-山西-绥德-延安,行程四千余里,最终才如愿以偿。
今天,在我们住过的窑洞里,摆放着二十九吋的电视机。通过家户自己的卫星天线,直接看到北京电视台的文艺节目。相当多的老乡家里,都有无线式家庭固定电话,从技术上,可以和世界各个角落建立起通讯联系。
三、 城镇建设
延长的城镇建设,更取得了飞速发展的成长进步。过去拥挤不堪的破烂街道,现在也有了街心花园,矗立起十几二十层的高楼大厦。连延长中学的一般教师,都搬进了上百建筑平米的公寓楼,家居条件并不比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差多少。幼儿园、医院的设施条件也大为改观。
四、 人文面貌和素质
更应该称道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素质,产生了根本的转变,基层干部实现了知识化和年轻化。接触到的老乡和干部,都对目前的生活状况,对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表示基本满意,对于前景未来,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回想四十年前,我们与延长的父老乡亲们一起筑梯田、修水利,搞合作医疗站、广播站,办夜校扫盲,推广科学种田、科学养猪和农业机械化,知识青年们的身影,洒在小小山村的各个角落。我们的壮志豪情、洒血流汗,不就是为了实现眼前这样的一种景象吗?今天得以身临其境,难道我们不应为此感到一种由衷的欣慰?
当然那时的理念口号不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应该说也是为了“谋发展”;“合作医疗、扫盲、与贫下中农结合”的核心价值,也有“以人为本”的朦胧意识;但是当时那种发展道路的模式,毕竟禁不起“可持续”的检验,更不可能实现“统筹兼顾”,所以归根结底不能够成为“科学发展观”。
我们期盼并相信,今天的延安市、延长县的党政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带领老区的父老乡亲,为实现延安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连元会长在讲话中提到,在纪念北京知青赴延安插队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将青春热血乃至身躯骨灰,都撒在黄土地上的年青战友,他们的名字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张大力、银淑珍、王艳丽、李秋雨。
我至今不能忘记和大力一起参加赤脚医生培训班,一起背柴火的景象。他干活一点儿不知惜力,专拣重担子挑;明明自己被狗咬伤过,存有“畏犬”的阴影,却为了给农民孩子治病,一个人跑到明知有条烈犬的孤窑圪崂,不慎跌下了山崖。在插队刚刚十个月之际,壮烈牺牲。
我也不能忘记一九七一年十月三日的后晌儿,已是晚秋的季节,天边却响起炸雷,第二天便传来董卓知青银淑珍、王艳丽在塬上收秋被雷击当场身故的噩耗。我们当即翻过两架山、走四十里路前往凭吊。她们娇小的身躯静静地躺在木棺中,脸颊红润,面含微笑,没有一丝恐惧和遗憾的表情,就这样永远地长眠了。
李秋雨是从朱家河队上当兵走的,七四年服役期满。作为所在部队少有的北京籍战士,他可以争取留在部队提干,或者复员回到北京父母身边。说起来他的家庭出身父母都是革命干部,这种安排从那个方面讲都没有问题。但他执意要重新回到安沟朱家河再插队,他说在陕北插队的两三年,是他感到最充实、生活最有意义、生命最有价值的一段最难忘的时期,所以他要无怨无悔地再做一次同样的选择。考虑到他的父母亲均年迈多病,兄长体弱,姐姐又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无法自理,我坚持说服他一定要回到北京,不能再二次插队。
谁知他早已在村里由于劳动过度劳累留下了肝病的隐患,到部队几年也没有得到良好治疗而使之痊愈,在他三十七岁正应年富力强之际,抛下妻子、幼女和二老双亲,因病撒手人寰。临别之际,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安沟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要求一定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姑姑山上,在那里可以遥望到曾经插过队的两个小村庄:吴家窑科和朱家河。
四十年的时间里,国家和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思想状态,也不再如同继往。我们有家庭、有儿女、有生活、有事业、有成就、有荣耀、有苦恼、有牢骚、有郁闷、有期盼、有希望。但是上述的他们,在告别人世的一瞬间,精神已经固化和升华。今天的人们和我们,还能够记得和理解他们吗?
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是无私、是奉献、是艰苦卓绝、是为国家民族的英勇奋斗!讲的是“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为了子子孙孙而搬山不止”的信念。这是他们和我们在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信仰,也成为永远不应被磨灭的、源自圣地光荣传统的“延安知青情结”!
也许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情结”的信仰与信念,才使得我们更能体会生活的乐趣,也更感受着生命的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许许多多怀有这样“情结”的延安知青们,为官,则可立功业为万民;为学,则可立箴言卓识而垂世;为师、为父母、为百姓,则可立德范而传承后代子子孙孙。
这次回延长,我们几个同学专程去参观了位于交口的光华中学。同行原在郑庄插过队的现已退休教授-刘五宁,留在了这个离县城还有几十里的交口村镇学校,开始她为期半年的自愿义务支教的工作。这所学校是由分别在安沟朱家河与黑家堡岳口村插过队的邵明路、臧若华夫妇投资一千多万人民币,于一九九八年建成。为了保证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样也在朱家河当过知青的柏铮,专职投入到这一施教于民的慈善事业。学校依山傍川,占地45亩,由一幢能容纳18个教学班的教学大楼、80孔石窑洞学生宿舍以及周长2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组成,包括理、化、生实验室和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图书室以及直通每间教室的闭路电视系统、集团电话系统在内的教学设施均达到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标准。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能力和具体条件,延长的父老乡亲并不冀望要求当年知青给予多少物质援助和人力支持。甚至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取的也许更多,延安在我们心中永远是一方净土、一块圣地,是永恒的精神力量!
最后,让我以一首《沁园春》作为插队四十周年的纪念,也作为献给大家、献给延安父老乡亲的新年礼物,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春节快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